7月28日,
一条热搜引起小编注意,
可以说跟小编日常工作紧密相关,
那便是“账号”和“帐号”。
一个“沸”,
足见网友对此事多么关注!
↓↓↓
据媒体报道,
目前,
在安卓系统手机登录微信时,
微信相关页面和表述中的
“帐号”已经改为“账号”。
“账号”还是“帐号”?
前不久,
话题#账与帐很多人分不清#冲上热搜,
引发网友讨论。
记者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里面只有“账号”而无“帐号”,
“帐”有两个释义,
一是指“用布、纱或绸子等
做成的遮蔽用的东西”,
如“蚊帐”“营帐”等;
二是旧同“账”。
值得注意的是,
今年6月某媒体发布的
《网络不规范用字用词现象研究报告》显示,
互联网平台
出错较多的错别字前20名中,
排名第一的就是“帐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审王楠介绍,过去写作“帐号”,现在正确的写法是“账号”。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曹志耘表示,“帐”“账”不应混用,即“账号”不应写作“帐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王耿表示,古人常把账目记于布帛上悬挂起来以利保存,故称日用的账目为“帐”,后来为了与帷帐分开,另造形声字“账”,表示与钱财有关。
今年7月4日,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工作人员
在答复记者时表示,
针对多家互联网平台长期错误使用“帐号”一词,
已拟函请中央网信办网络综合治理局
指导这些平台进行纠正。
不规范用语,网络平台是重灾区今年6月,澎湃新闻发布了《网络不规范用字用词现象研究报告》,聚焦互联网场景下不规范字词的使用问题。“帐(账)号”正是数据库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不规范词。此外,米(美)国、莲(连)花清瘟、座(坐)落、戮(勠)力同心等也是高频出错的词汇。
这些不规范用法都来自哪里?
视频平台是不规范字词使用情况最严重的地方。其次,信息发布者来源广、流量大的发布渠道,如客户端、网站和互动论坛,也是不规范用法的高发地带。
微信公众号和数字报是字词使用错误率较低的两项。究其原因,微信在公众平台内容发布时已经引入疑似错别字的自动判断功能,对提升用词规范性、避免常见错误有所帮助;数字报则是由于延续了媒体对内容严谨性的要求。
不规范用语该怎么治?
浙江省语言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教授池昌海表示,分类看待、精准规范是治理的要点。
对待形意俱佳的新词,可以将它们看作对日常词语的补充,可以接受甚至鼓励;对待侧重情趣娱乐的新异形式,可以看作年轻网民的语言游戏,有特定的语境匹配,则不妨宽容对待。
池昌海认为,需要警惕的是为了规避某种限制而使用的社会类规避用语。例如,在一些商业平台上的聊天、直播等活动中出现的规避性用语,包括w(万)、py(便宜)、浮力(福利)、麦货(卖货)等,应引起平台内甚至社会的关注。另外,社会文明类规避词语,如戾词脏话及其变异形式,毫无疑问也是不应该使用的。
整治不规范用语,平台该担起这份文化责任为什么我们要这样认真地“咬文嚼字”?
北京青年报表示,错别字事小,文化事大。汉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标识。一段时间以来,社交软件和平台上“帐号”频现,显然背离汉字的书写规范,容易误导青少年,必须尽快加以规范整治。相关网络平台应当主动纠正错别字,举一反三,常抓不懈,积极担负起文化责任。
广西新闻网评论,在文字爆发的当今社会,一字一句皆蕴含庞大的语言力量。确保App不用错字,既是对用户的尊敬,也是对汉字的尊敬,还是对网络发展的尊敬。
线上生活与线下生活深度融合,线上的错字别字会被带到线下。过分追究简单省事,不良习惯就被扩散推广,语言能力逐步劣化,文字误解逐渐增多,进而失去传承中华文化的机会。
时下AI、大数据兴起,未来任何人都离不开程序生活。而编程的思维即是精准的思维,只有用词严谨,才能传递足够准确的信息,才能避免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流散、放大、偏离。
希望各类App运营机构能积极吸取大众的意见建议,在用词设计上积极提高严谨性与精确性,为大众营造一片精准高质的网络空间氛围。
据光明网报道,多个平台已经出手整治不规范用语:
新浪微博、哔哩哔哩等平台曾出台办法,提倡不使用错别字、同音词等手段的网语。
抖音发布《抖音关于创作规范表达的说明》,专门对平台上高频使用的违规词语进行了梳理,以《平台倡议规范用语》的形式发布了两个词表,将“规范用语”和“变体表达”作对比,共列举了100个词语作案例说明。
除了“账号”和“帐号”,
还有网友
指出了其他常见易错字。
↓↓↓
你还见过哪些易错字或词?
评论区说说!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综合整理,素材来源:每日经济新闻、长江日报、澎湃新闻、中国青年报、南宁晚报、新京报、微博、网友评论等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