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IGC 的变化让世界变得疯狂,每天醒来都可能是一个「新世界」。
但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无论 AIGC 如何智能和颠覆,我们仍然处于「旧世界」,或者准确的说,应该是「候补」世界。
不过讽刺的是,「一键加入」的功能还未做好,需要先加入 Waitlist 等待,且网站域名后缀是 wtf,怨气拉满。
候补名单的背后是为了更稳的服务
当我把这个问题丢给 Bing,Bing 从 OpenAI 官方网站的三个页面里找到了四个原因。
限制用户数量,保证服务质量和稳定性。收集用户反馈,改进服务功能和体验。增加用户期待和参与感,提高服务知名度和口碑。筛选出符合目标人群的用户,提高服务转化率和留存率。而这也更像是 OpenAI、微软、Google 等大公司针对无限期 Wait 的一些官方话术。
目前,AIGC 还尚未迎来超级 App,仍然处于一个快速迭代的过程,甚至也可以说仍然是一个 Beta 测试版本。
通过传统的对话框与 AI 进行交互,其实是与 2023 年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的状况不太相匹配。
AIGC 现在只能算是一个功能,而即将推出的 Copilot、Firefly 等才更像是个产品。
微软正持续在 OpenAI 上大手笔的投入,先后投入几十亿美元,也逐步出现了基于 GPT-4 的新 bing,和后续还在 Waitlist 上的新 Office。
同时,为了保证新 bing,以及后续具有 Copilot 功能的新 Office 能够稳定快速地响应。
微软也提供和预留了其 Azure 云服务的一半算力和运算容量。
OpenAI 的 GPT-3 使用了 1750 亿个参数或者变量,而 GPT-4 的参数预计在 1750 亿到 2800 亿之间。对于能耗,云计算的需求只增不减。
为此,OpenAI CEO Sam Altman 在接受 The Verge 采访时表示,OpenAI 正在寻找有效的方法来提升模型的性能和安全性。
换句话说,OpenAI 也在试图通过更高效的算法来寻找节省训练运行模型的硬件、电力资源。
Waitlist 的机制,从浅层次来看,它确保了当前 AIGC 的使用体验,以及相关服务的响应速度。
但从深层次来看,它也是一场资源角力,是 GPU、TPU 为核心的云计算中心算力和容量的互相角力,也是宏观上高投入高能耗的一场竞争。
而到目前为止,AIGC 其实仍处于一个「盲盒」阶段,对于资源的需求和占用也尚不明朗。
不过,站在各种 AI 服务的 Waitlist 队列里,确实很像在科幻电影里人们正不断排队进入 AI 控制的工厂,为其运行提供所需的资源。
Waitlist,既是虚拟世界里的候补名单,也可能是将来现实世界当中的一则为 AI 服务的队列。
转自:爱范儿
免责声明:该文章为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科技行业资讯。所涉内容不代表账号观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