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体 > AI人工智能 > 尚进:ChatGPT热背后的冷思考
尚进:ChatGPT热背后的冷思考
来源:团结报党派e家
2023-05-12
120
管理

2023年初以来,ChatGPT成为现象级互联网应用,引发全球热议。社会各界普遍认为,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潜力巨大,是自工业革命和互联网革命之后社会生产力的又一次跃升。

脱离开技术的表象,一些社会学者开始了更深层次地思考:应该如何理性看待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必然联系?只有搞清楚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接纳变革。作为人类目前认知范围内技术创新的最高形态之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必然是大势所趋。在接受这一现实基础上,大家真正思考的问题核心应该是其究竟能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

自古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对于各种“媒介”的普遍性依赖,这里所谓的“媒介”应该被理解为一种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对于技术或技巧上的创新应用,包括文字、语言、工具等等。而加拿大知名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将这种媒介看作是一种“人的延伸”,其最终目的,脱离不开要去满足马斯洛定义的人类在五个层次结构上的需求。宏观上看,科技的创新发展助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到数字时代,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引发一系列有关社会发展的蝶变效应,极大地影响产业变革和经济发展,进而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关系。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不断迭代进化至今,至少经历了三次重大跨越式发展:第一次是实现了基本的逻辑推理功能,第二次是实现了能与外部环境进行自动交互的专家系统,第三次是类人的思维和认知能力。毫无疑问,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第三次突破的最高形态,无论从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带来的都是一场“认知革命”。换句话说,从满足人类需求这一微观层面上看,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够通过对于人类“脑力”的无限延伸,赋予人们对于追求美好生活的更大想象空间。而从推动社会发展这一宏观层面上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命应该是更加高效地服务产业变革,加快帮助经济发展释放出更大潜能。

然而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科技发展永远伴随着风险共存。从一般规律上看,科技发展的越快,可能出现风险的几率越高。因此人类需要在科技发展过程中不断适应并且努力拥有驾驭科技发展的能力,包括能够掌握与其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法律、模式、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手段。数字时代,我们一方面要让科技充分释放出创新活力,同时也要正确践行科技向善理念,保护好公民的个人数据隐私与信息安全,在数据安全保护和监管防控过度之间做好平衡,理性务实推进中国科技创新蓬勃发展。

首先,应加大力度引导科技创新主体正确践行科技向善理念。“科技向善”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逻辑和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抓手和重要基石。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不仅为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科技活动划定了伦理底线,也为推动科技向善、造福人类注入了不竭动能。具体来看,科技的创新发展,一方面需要帮助人们,尤其是社会特殊群体,不断提升认知水平,提高学习效率,享受科技普惠成果;另一方面需要有利于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环境治理新格局,有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应进一步加强科技领域的行业自律,包括提升科技工作者道德行为的自我规范意识,普遍保持和增强科技创新主体的科技伦理意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高度统一。在不断加强引导和规范的同时,鼓励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应用创新,并朝着更加有利于人民和社会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还应加强教育宣传,鼓励科研院校开设科技伦理教育相关课程,将科技伦理培训纳入科技人员入职培训,推动公众提升科技伦理意识、理性对待科技伦理问题。

第二,要找准支撑中国科技创新的支点,厘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数字时代背景下的全球科技创新正处于多点突破的关键期,国际创新格局持续向多极化方向加快发展。虽然发达国家目前在科技创新上仍然暂时领先,但优势正逐渐缩小,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群体参与科技创新、引领科技创新的能力不断加强。在这样的大势所趋之下,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党中央提出的“新型举国体制”“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等战略思想,正确处理好科技创新的几大关系: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硬科技与软技术的关系、大企业与科创企业的关系、创新资本与企业资金的关系。在国际科技创新竞争中认清形势,不可妄自尊大,亦不可妄自菲薄。我们有雄厚的科技人才优势、科技投入优势和不断完善规范的强大市场优势,但也有科技创新组织架构薄弱、创新人才短缺、基础研究和创新生态不足等问题。可以通过国家层面的“科技重大专项”“东数西算”等战略规划,全面协调全国的算力和数据,为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打造一体化的数字基础设施。

第三,进一步加快促进数实融合,加速数字经济发展。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产业有机结合,将有助于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实现对企业的在线化和数字化管理,提升生产运行效率和生产决策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代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政务服务、生物医疗、教育培训、生活娱乐、大众传媒、广告营销、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相关领域都有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发挥空间,能够通过场景创新,催生各类新业态、新模式。因此有关部门应予以足够重视,尽快实现多点突破,并以点带面,快速通过经验分享等方式扩大实践成果,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带来新动能。

第四,应加强和优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为贯彻落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科技部已经会同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期启动“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专项部署工作。推进面向重大科学问题的人工智能模型和算法创新,发展一批针对典型科研领域的“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专用平台,加快推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可以考虑以科技部的专项部署为基础,参考借鉴国际上“微软 Open AI”等组合模式,支持国内科研院校与百度、阿里、腾讯、华为、字节跳动等人工智能领先科技公司的深度合作,强力汇聚产学研力量,引领大模型技术攻关,并支持设立多个国家级人工智能大模型的长期开源项目,打造开源众包的开放创新生态。

最后,应强有力地促进产业规范和有序发展。充分重视和研判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创新应用可能在我国知识产权、数据安全、公共安全、伦理道德等方面对社会可能造成的危害或负面影响,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监管,防止出现安全漏洞和技术滥用。在对相关业务主体法律责任和服务边界认定的基础上,加强和完善社会监督机制,提高违法违规成本,确保相关服务能够在可控的范围内运行。与此同时,还应积极投入,不断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标准的国际互认,进一步提高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既然迎来了科技创新再发力的新起点,就应该以强者的姿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但与此同时,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出发,考虑到科技与社会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我们还应以乐观谨慎的态度拥抱变革,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秉持科技向善理念,积极探索人工智能领域数实融合发展新路径,并有效赋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让更多创新成果普惠于民。

(作者系民革北京市委会科技教育委员会秘书长,民革朝阳区委会委员、科技专委会主任,中国信息界发展研究院院长)

作者 _ 尚进

本期编辑 _ 闻超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1
点赞
赏钱
0
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威派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 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威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2443165046 邮箱:info@goodmaoning.com
关于作者
婆罗花开(普通会员)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签到排行
1
0
分享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

个人中心

每日签到

我的消息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