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想过2023是手机圈的“卷年”,但真的没想到安卓阵型这么卷。
先是抢骁龙8 Gen 2的首 发,提前了一个多月。随后高端性能手机的价格区间,落在了4000~5000元,与上一代基本持平。其中有两款机型,直接将骁龙8 Gen 2旗舰的价格拉到了4000元以下,一下子打破各品牌之间的“默契”,那就是我们今天的两位主角,一加11和小米13。
机圈内卷价格有惊喜,消费者自然是喜闻乐见。所以我们也拿出这个档位的标杆机型进行一次对比,给大家作为选购的参考,同时也总结下这个档位的综合水准。
↑播放4K HDR视频效果
振动效果
振动反馈这块,一加11引入了仿生振感马达。相比传统X轴马达,振动反馈强度更大,反应速度也相应提升,在这一环节上一加11有着比较大的优势。小米13受限于马达体积小,振动反馈的效果只能说中规中矩。
在都打开性能模式下,一加11和小米13的安兔兔跑分都超过130万。另外UFS 4.0的随机读写增益不小,这也是为什么搭载新平台的手机,用起来普遍更快的要素之一。
换到游戏环境,120帧《王者荣耀》和90帧《和平精英》,对于骁龙8 Gen 2平台来说压力不大,两款机器跑出来的帧数都比较接近。
↑人像模式样张
4000元档百家争鸣,看准再出手
最后来总结一下,小米13的小屏旗舰确实很有特色,在众多性能机里面表现出出色的手感,对于小屏爱好者是不可多得的安卓小屏旗舰。随之带来的是小机身的局限性,像发热控制、电池、快充都和大屏手机有差距。另外比起友商,没有16GB内存的版本。
一加11有着符合搅局者标准的售价,起步12 256GB的配置不但很好交朋友,而且直接拉开了和竞品的差距。而且16GB内存版本,也不到4500元。当然,一加11不是单纯的低价,同样有2K 屏幕,5000mAh电池和100瓦快充。还加入了全新的仿生振感马达。影像部分,在哈苏和人像长焦的加持下,进一步补完了拍摄体验。不过一加11还是没有加入红外线,这一点还是有点遗憾。
好了,通过以上的对比不难发现,4000元档手机的水准,相比老机型有相当的进步,而且也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像小屏爱好者都能满足需求。除了新平台带来的性能增益,整机体验的综合提升,是最重要的表现。所以如果最近打算换新机,4000元档这些新机都很够用。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