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记者讲故事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⑧:丰收节里话丰收——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来源:【长城网】
2022年9月23日,是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全国各地共庆丰收、共享喜悦之际,听记者杨旭讲述丰收故事: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河北石家庄广播电视台记者 杨旭
今天我要分享的故事,要从我手中的麦穗说起,这可不是普通小麦,而是从我们石家庄栾城区东牛村的紫麦田摘下来的富硒紫麦。
赵军海在麦田。资料图
这位是东牛村的党支部书记赵军海,这张图片的背后,是他十几年来付出的努力和汗水。赵书记告诉我:十几年前由于当地粮食价格低,效益差,大家纷纷外出打工。看着老百姓的耕地荒废着,他觉得很可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向中科院的育种专家学习时,了解到紫麦不仅产量高,效益还很好。为了让大家摆脱贫困、增收致富,他带着大家伙儿一起种起了紫麦。
2021年,为了保住推广种植用的原原种,赵书记天天守在麦田里。收割那天,正赶上他五十五岁的生日,爱粮心切的他连一块蛋糕都没顾上吃,吹了生日蜡烛就直奔麦田,晚上更是直接睡在车里一刻也不敢离开。
到了推广时,老乡们不敢种,他就拿着测产证明,挨家挨户做宣传、讲效益,慢慢地一户、两户、五户、十户……如今已经从当初的两亩地,发展到了三千多亩。种植户们仅每亩地就比原来种麦子多了300多块钱的收入。我问赵书记:“您这么拼是图啥呢?”他笑着说:“嗨,咱能图啥呀?这全国都脱贫摘帽了,咱也得让全村富起来啊!”
记者与老乡一起割麦子。资料图
拍摄那几天,正赶上石家庄连续近40 ℃的高温。站在仅有一掌多宽的田埂里,我跟着老乡一起割麦子,短短半个小时的挥砍,再起身时我已是腰酸背痛、汗流浃背。即使戴着手套,如针细的麦芒也会通过缝隙扎进皮肉里。也许您会问,现在都已经是机械化作业了,为什么还要手工割麦呢?那是因为在机器割不到的水井电箱、犄角旮旯里还有麦子,要保障颗粒归仓。
忙完农活,老乡让我尝了尝用紫麦做的馒头,毫不夸张地说,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馒头。
我还认识了一位95后的新农人——陈太会。年轻的小陈跨越1500多公里从成都嫁到石家庄,在东牛村的合作社里,与丈夫一起投身到了紫麦加工和销售的工作中。
我问她:“从大城市的办公室来到石家庄的农田,你后悔吗?”她笑了笑说:“一点都不后悔,在工作中我逐渐热爱上了石家庄的这片沃土,也希望能让当地的乡亲们增收致富,让大家吃到健康安全的粮食。”
陈太会正在直播。资料图
在我们节目播出的当晚,小陈打来电话激动地告诉我,有很多观众搜索到了她的直播间下单订购,整体的咨询下单量也是一路飙升。原来,一支话筒,一台摄像机,也蕴藏着助力乡村振兴的力量。
在我奋斗生活的城市里,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平山县的荒山坡地变身热带果园;鹿泉区的老旧石屋变成崭新民宿;井陉县的土沟沟变身玫瑰花海……很庆幸我能成为这些事件的记录者、见证者。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这是我刚入行时在笔记里写下的一句话。现在,作为乡村振兴系列报道的主创,每当在后期剪辑时看到老乡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我总会热泪盈眶,心中也浮现出艾青那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监 制:王悦路
策 划:曹朝阳
统 筹:张梦琳 田 梦 姚 杰
编 导:田 梦 王 潇
记 者:杨 旭
摄 像:姚 杰
后 期:王 潇
视 觉:筵 怡
化 妆:岳晓燕
审 核:周 杨
本文来自【长城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恭喜你,领取到一张面值 0 元的优惠券
只有购买全集内容 0.00 元,才可抵扣使用。
有效期截止于:2020-12-12 23:59
是否立即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