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轩哥。
台北故宫博物馆里有一件举世闻名的镇馆之宝——清宫旧藏翠玉白菜。
其知名程度到了“不见白菜,虚此一行”的地步。
那么,这颗白菜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首先,咱们先来了解翡翠白菜的来历。
目前主要流传着两种说法。
说法一:翡翠白菜是慈禧太后的陪葬品。
后来孙殿英盗掘清东陵,几乎将全部的陪葬品洗劫一空,其中便包括了翡翠白菜。
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孙殿英便将翡翠白菜献给蒋介石,以换取自己的前途。
这个颇具传奇色彩的说法在民间极为流传,但其实是“以讹传讹”。
在1925年北京博物馆整理的文物名册中,翠玉白菜便已经榜上有名。
而清东陵被盗事件则发生于1928年,在时间线上根本对不上。
说法二:翡翠白菜是瑾妃(光绪皇帝的妃子,珍妃的姐姐)的陪嫁之物。
据记载,翡翠白菜放置于紫禁城的永和宫中,也就是瑾妃的住所。
也因此,这个说法的可信度颇高。
可惜后来战火渐起,时局动荡。
故宫的文物危在旦夕,不得不进行“南迁”。
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蒋介石自知大势已去,将部分文案抢运至台湾,并建立了如今的台北故宫博物馆。
不过,翡翠白菜之所以能够评选为镇馆之宝。
不单单是因为它的神秘色彩,更是因为它本身便足够精神绝伦。
看似接地气的白菜,实则代表着清朝玉雕技术的巅峰。
翡翠白菜整体长有18.7厘米,宽有9.1厘米,与真实的白菜相差无几。
玉雕师保留了原材料最初半白半绿的色泽分布。
白色部分雕刻成菜帮,绿色部分则雕刻成翻滚的菜叶,新鲜得就像是从地里刚拔出来的一样。
最让人惊叹的当属菜叶上的昆虫,堪称神来之笔。
一只是螽斯,另一只是蝗虫,都是繁殖能力很强的昆虫,寓意多子多福。
腿上的锯齿清晰分明,可见其工艺之细致。
它们俏皮的栖息在菜叶上,惟妙惟肖得仿佛下一秒便会开始爬动。
再仔细一看,会发现蝗虫的头端还有两根细细的长须。
此种工艺对于玉雕师来说,是莫大的挑战。
他们用着最简陋的工具,雕刻出了现代人也为之佩服的艺术品。
可惜2007的时候,媒体曝光翡翠白菜上的螽斯断了一节长须。
有不少人怀疑是这个损伤是2003年外借展出翡翠白菜时导致的。
据台北故宫博物馆方称:1995年拍摄翡翠白菜照片时,便已受到了损害。
至于这根长须的断裂是发生在紫禁城还是“南迁”途中,已不得而知,至今仍是一个未解的谜题。
虽然略有残缺,却不会影响翡翠白菜的光彩。
它的存在,便已经是清朝顶级玉雕工匠的巅峰代表。
同时也是翡翠白菜驰名中外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是轩哥,关注我,专注每天分享翡翠干货!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恭喜你,领取到一张面值 0 元的优惠券
只有购买全集内容 0.00 元,才可抵扣使用。
有效期截止于:2020-12-12 23:59
是否立即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