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
既是闻名世界的秦始皇兵马俑所在地
也是古城西安的农业大区
沉淀着厚重的农耕文化
这里 有一位省级“非遗”传承人
用巧手记录乡愁
唤醒人们对农村生活与农业生产的记忆
陕西省级“非遗”栎阳木刻传承人李树森 新华社记者邹竞一摄
“木龙木龙,越摇越红,
供吃供穿,确保平安。”
用方言念着一句句农谚
手里把玩着木制农具
今年80岁的老匠人李树森
时常要把自己的作品摆出来晾晒
摆在桌上的耙、犁、铡刀、独轮车等
都是原物件的小比例“复刻”
李树森在展示自己制作的微缩农具 新华社记者邹竞一摄
他在家里摆放的近百件微缩农具中
绝大多数为榫卯结构
还原了很多细节设计
像纺车、水车等甚至可以活动起来
模仿在进行农业生产时的场景
李树森制作的微缩木刻工艺品 新华社记者邹竞一摄
自小生活在临潼农村的李树森老人
15岁师从当地匠人学习木艺
早年制造维修了不少农具
给邻里带来了便利
也在自己心中种下了乡愁的种子
2000年前后
随着一些手工农具逐渐被机械代替
以前做过木刻工艺品的李树森
萌生了制作微缩农具的想法
由于对每种农具的结构细节都了然于胸
心灵手巧的他三四天就能做出一款精美工艺品
至今 李树森制作过上千件微缩农具
一些被外地的收藏者买走
一些给邻里的孩子们把玩
每被带走一款
李树森就再拿出锯子、锉刀做一款
使这些农具成套出现
“咱老祖先发明这么多物件要配合着用,
如果只有一种,
你就很难给人讲清楚它的用途。”
李树森说
凭借精湛娴熟的技艺和对农耕文化的还原
李树森的“栎阳木刻”
在2016年成为陕西省级“非遗”
作为代表性传承人
李树森使用原生木质制作的微缩农具
淳朴自然,结实美观、精巧细腻
成为一部展现历史、传承文化、
唤醒乡愁、教育子孙的活教材
尽管年事已高
但身体硬朗、睛明眼亮的李树森
还在持续“镌刻乡愁”
也带出了好几位徒弟
生活在陕西关中农村的他
希望多和外地的农民或工匠交流合作
把全国典型的农具都复制保存下来
“我做的有些农具别说现在的年轻人
就连很多中老年人都没太见过
如果不复制保留下来
可能再过几十年就失传了。”
李树森说。
2015年时的李树森在制作微缩农具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这些年
李树森想着趁自己身体尚好
再制作一批原始比例的农具
把自家院子变成农耕历史展览馆
“我就是想看到小时候见过、用过的农具
都整整齐齐排在一起。”
李树森说
(记者:郑昕 邹竞一)
恭喜你,领取到一张面值 0 元的优惠券
只有购买全集内容 0.00 元,才可抵扣使用。
有效期截止于:2020-12-12 23:59
是否立即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