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体 > 影视 > 被称最赞的国产纪录片,杀戮的狂欢,却是毁灭的开端
被称最赞的国产纪录片,杀戮的狂欢,却是毁灭的开端
来源:肉叔电影
2022-09-24
101
管理
上周六,难得不用加班。
下楼遛弯,忽闻远处空中一阵扑棱棱的声响,一抬头,大雁斜飞过树影。
幸好手够快,捕捉到这一瞬。
大雁走了,我在那站了好久。 可能你会觉得夸张,就这么等着、看着,本来有点颓的心,慢慢恢复平静。
看,自然和生命就是有这种神奇的治愈力。
嗯,又想看那种片了——《自然的力量·大地生灵》。
在以前,肉叔会这么介绍这种片。
来自自然纪录片届的扛把子BBCbalabala……
今天,可以骄傲地换个说法了。
由CCTV纪录频道拍摄、立足于中国的自然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是《自然的力量》的第二季,今年2月在CCTV9播出,因为人数少至今还未开分。
点开评论,除了旁白,一水的好评。
至于标题说的,要吹爆的“神颜降级”,别急,后面会说。 肉叔也觉得,诗人西川的旁白,写得过于煽情和升华,念出来又太冷静缺乏感染力。
除了这个缺点,我没啥理性能挑《大地生灵》的刺了。
从最高的山到最大的海,从临近赤道到接近北极,拍摄历时五年,行程相当于往返月球一次。
技术够硬。
4k红外感应摄影机 尽量不干扰动物的遥感装置 8K延时摄影,合力记录下自然之美。
所以,恢弘的山川图景,它有。

随便一个定格,仿佛一幅画的浑然天成,它也有。
冷知识:愤怒的小鸟原型,蓝大翅鸲
而最让肉叔爱不释手,无法暂停的,是一个个在平时,未曾有机会注视的自然之邻。
它们或可爱,或危险;或娇小,或庞大。
可这次看完,才发现,我们那么近。
和大雁并肩飞行,身边是飞友展翅周围空气的震动,不敢低头,太高了。 旁边的眼镜王蛇见有闯入者,悄悄溜过去,静静看对方亮招。 给刚长出鹿茸,和同伴比鹿角大小的麋鹿当裁判。 逗逗因为调皮摔坏了手臂,跟妈妈撒娇的小金丝猴。 《大地生灵》仿佛把我们扔到深山高空密林,感受着自然界里的这些可爱生物。
这部纪录片的拍摄,仿佛候鸟南飞,有两条路线。
一条自内蒙古经青海直到印度,一条经东北过黄河流域直到东南沿海。
想看看邻居们过得咋样?
快上车,后排的朋友,别掉队啊。 01 荒野小猎人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4000米,氧气含量不足平原一半的炼狱,也是生命的天堂。
只有一个月的夏天生机勃勃,不少新生儿开始了生命的第一阶段。
喵呜~你的小可爱突然出现~ 这是雪豹、云豹还是长胖的……猞猁?
孤陋寡闻了不是。
瞧瞧这宽阔的大饼脸,圆钝的耳尖,瞳孔在光下迅速缩小,一身很好rua的茸茸毛……
这是比家猫大只些的兔狲([sūn],不用谢),高原上的激萌弱势群体,猫科、兔狲属。
出生没多久的兔狲四兄弟,在爸妈建造的庇护所里打打闹闹,玩得不亦乐乎,时不时来个探头,看看妈妈带吃的回来没。 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长大,似乎只要一夜。
6个月后,兔狲兄弟就分家了,跑向“大城市”打拼生活。
年轻人在外讨生活的第一步,找个房子。
小兔狲的房源需求很简单:50公里领地范围,4个以上藏身洞穴。
小兔狲看中了河谷边的乱石滩,荒草遍布,也有其他动物很久之前的尿骚味。
可年轻人有什么挑选的资格呢?有的住就行了呗。
小兔狲开心地接盘了狐狸或者旱獭住过的“二手房”。
毕竟是“全款交付”,没什么天敌的压力或者竞争对手争抢,它已经在新家开心地打起滚来。 找好房子了,接下来就要搞定伙食。
诶,伙食……不就在前面吗? 这可不是土拨鼠哦
这吧唧嘴的鼠兔,可是“高原大米饭”。
像旱獭、狐狸、兔狲这种高原上体型小巧的“弱势群体”,都靠它的爱来供养。
小兔狲开始了第一次捕猎。
秘技——隐身。
兔狲的“皮大衣”花纹接近岩石的阴影,动若兔狲,静若顽石。 荒原上人均隐身高手啊
先是拉近距离,然后耐心地长久等待。
最后冲“大米饭”狠扑一口。
真·一溜烟
可惜,距离太远,技术不精。
这顿饭,怕是没着落了。
高原上生活的压力不止给了初来乍到的小兔狲。
带娃的藏狐妈妈更头疼。
第一次当妈的它,怀胎两月在春天生下了兄弟俩,还搞了套两居室。
地下宽敞,地上明亮。
既能让宝宝藏身,又能让兄弟俩晒晒太阳,啃啃小手,玩玩干牛粪。
生活的压力,都在妈妈身上。
自己饿没关系,可不能饿着宝宝。
她原想“来顿大餐”,毕竟开春时可是旱獭最瘦弱的时候。
在山下静待,看准目标,飞奔过去。
尴了个大尬,这“大餐”好像比她还重、还大。
僵持片刻,无奈放弃。
吃不起豪华大餐,“大米饭”还是吃得了的。
不会犯年轻人犯过的错误,藏狐妈妈藏在像一块土丘一样藏在荒草中。
在距离很近时,一个箭步向前,发动攻击。 她对鼠兔志在必得。
可不曾想,饥饿的荒原狼,同样对她的孩子志在必得。
带着食物回来的她,差点被体重超自己好几倍的家伙偷家了。 是你吗秋田
对旱獭都打不过的藏狐妈妈来说,这无疑一场硬仗。
可她没有时间考虑实力的悬殊。
对母亲来说,保护孩子是她的第一反应。
以身为诱,让狼远离洞口。 吃顿饭团圆饭不容易啊。
她能逃出狼口,把来之不易的鼠兔大餐能送到孩子嘴里吗?
肉叔我不剧透,因为对荒野小猎人来说。
人生每一个能体验的“第一次”的机会,已经难得可贵。

02 少侠初长成
大雁怎么判断飞到哪了呢?
看花,等飞到木棉花开的地方,温暖的南方就到了。
广西,石灰岩覆盖的喀斯特地貌,把大地切割成一个个封闭的生态岛屿。
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小的猴子,现存仅有1000只白头叶猴,就住在此地。
它是肉叔见过最fashion的猴子,一个背影就让人过目难忘。
头上高耸着一撮直立的白毛,很狂野,很rock。 猴子常规的树跳树都是小case。
对白头叶猴来说,每天傍晚回家都要来一场极限挑战。
为了不被天敌发现,吃掉。
它们要在悬崖峭壁上、近乎平面的山体中,利用仅有的凹凸缝隙辗转腾挪。

一呼一吸间,都是小心翼翼的紧张。
遇到难处了,兄弟,搭把手!

为了生存,它们修炼成了飞檐走壁的武林高手。
其中,猴妈才是不显山不露水的一代宗师。
爬不了山的金色猴宝宝,只能紧抱着妈妈,“御空飞行”。

金色?
没错,白头叶猴小时候毛发金灿灿的,越长越褪色(金黄色→灰黑→灰白)。
我就看看谁还不尖叫的
半年后,长成少年郎的它,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攀爬试炼。
对成年白头叶猴来说,不过是一起跳一降落的生活日常。
但对初长成的它来说,是一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挑战。
试炼开始了。
少年郎摩拳擦掌许久,如猛猪突进般在从几段树枝中荡了过来。
三下五除二,到了最后一个凶险的隘口。
这山望着那山高,正想着怎么赶上在前面带路的长辈,来一个飞跃的大动作。
突然,手一滑。
悬崖高百尺,尖利的啸声传遍山谷。
从这下去,轻则重伤,重则摔死。
爹妈担心得不行。
还好,虚惊一场。
平衡的技巧、欧神的运气,接住了它。
此路不通,那就换一条路。
继续勇闯天涯。 给他娘急的呀
同样初出茅庐的,还有四川唐家山的羚牛兄弟俩。
生活在山间的他们跟随着父母,正在进行一场举家迁徙。
从山间,到河谷。
陡峭的山路,崎岖的土径。
小羚牛踩着爸妈的脚印,亦步亦趋。
到了河谷,更大的挑战来了。
雨季刚过不久,河水湍急,深浅莫测,最深处可达10米。
对于大羚牛来说,这水最多没过大腿根。
可小羚牛要是一个没站稳,就面临着被冲走的危险。
羚牛父亲带领着成年大部队都都到了对岸,甚至在山坡上吃起了草。
只有一个母亲,站在河道中央回眸。

对岸,两个儿子还在瑟缩着。
在母亲的呼唤鼓励下,哥哥先迈出了勇敢的一步,纵身一跃。
全身浸泡在冰冷的河水里,努力抬起被水浸透而十分沉重的蹄子,向前迈进。

有了榜样在前,弟弟也趟进了河里。
奔向等待中的母亲。
对它们来说。
成长,就是凭借自己的力量趟过一条河。


03 披荆破浪
来到第二条航线的起点,肉叔大受震撼。
不看不知道,内蒙古达里诺尔湖的华子鱼有多内卷。
冬天在深水区过冬,有碱性湖水做地暖,暂时躺平。
到开春,开湖,逆流而上准备到淡水湖产卵,立马卷起来了。
跟高校生毕业准备找工作似的。
华子鱼的生存玩的是鱼海战术,河道被群鱼挤得像是烧开的水。 要是没那么强烈的挣劲儿,或者运气太差,命就交代在这儿了。
冲破鱼海后,继续逆……逆……逆流……
啊咧,卡住了。
逆流的第二道关卡,抬升的河道。
反复扑棱后,尾部肌肉彻底一发力,冲上河道,厉害。 你以为就能到达产卵区?
达里湖是中国四大湖泊之一,也是鸟类迁徙的通道。
一个往南飞,一个往北游。
鱼儿们的第三道坎,渔鸥来了。
不做喙下鬼,鱼儿要战斗! 如果还够运,躲过鸟嘴。
恭喜鱼儿们,只剩最后一道大关,大瀑布
激流迸发,浪花翻滚。 前有鲤鱼跃龙门,今看华(子)鱼翻瀑布。 经过20多天的大迁徙,华子鱼终于来到了淡水河流域。
甩子产卵,好不快活。
同样披荆斩棘的还有鹰嘴龟。
南方的雨季,丰沛的河水滋润了干枯的河道。
闻到了猎物的味道,小小的鹰嘴龟伺机而动。
这是个顶级吃货,为了吃饭,它首先要爬!上!瀑!布! 绝对是一次“徒手攀岩”。
强壮的手臂,瓦状排列的鳞片,强力的尾巴作为支撑。
好不容易快爬到山顶,进入最凹凸不平的瓶颈期。
一个不留神,啪嗒一下,跌落水潭。 怎办呢?
能怎么办,不想绕道而行,只有从头再来。
这回有经验了,避开打滑的地方,转着圈爬。 蝙蝠侠直呼内行
欲吃大餐,必先尝其苦。
动物们真的懂这些道理么?
但能确定的是,自然生灵都惜命。
在全球气候变暖,资源匮乏的当下,动物们的生活环境,也在不断被挤压、缩小。
单在中国,这些“近处的哭声”都振聋发聩。
荒野小猎人兔狲曾是IUCN红色名录中的“近危”
少侠小羚牛,易危;白头叶猴,极危
乘风破浪的鹰嘴龟,濒危
而我没写到,你没看到的——陆地。
在过去的一百年间,全球野生虎的数量从10万只,锐减至约4000只,下降了97%。
生活在欠发达地区的雪豹,自然保护投入相对薄弱,受调查的雪豹栖息地仅占全部栖息地的1.7%,到目前甚至回答不了“中国有多少只雪豹”这个基本问题。

河海。
长江中目前仅存1012头长江江豚,比大熊猫更为稀少。
由于栖息地和人类近海活动区域高度重叠,严重受到围填海、海上交通、渔业捕捞等的影响。珠江口的白海豚正在以2.5%的年衰退率在减少,20年后,它们的数量将仅为现在的1/3。

图源@彭健羽
在写这篇文章时,肉叔时不时都会去百科看到觉得可爱的小动物。
在查的时候,时不时会看到一个词,降级
藏狐,2008年从濒危降为无危。
兔狲,2020年由近危降无危。
鹰嘴龟,2021年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降为二级。
……
这是我第一次如此渴望降级,并希望降级的动物越来越多。
除了希望,作为邻居的我们还能做什么?
成为守护者的一员。
和人类一样在第四世纪出现的麋鹿,早在100多年前就在中国本土灭绝,曾被当贡品运往欧洲的麋鹿成为绝版。
1986年,39只麋鹿重返黄海之滨。
在湿地环境的保护和生态习惯还原下,它们逐渐壮大。
到2021年,39头的麋鹿,变成了6119头。

看,只要有心,只要坚持。
这些可爱的邻居们,会一直可爱。
本日打工人:西贝偏北
0
点赞
赏钱
0
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威派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 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威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2443165046 邮箱:info@goodmaoning.com
关于作者
华威派(超级管理员)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签到排行
0
0
分享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

个人中心

每日签到

我的消息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