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有网友爆料,由于字节跳动耽误了最佳的抢救时间,一名年仅28岁的员工猝死。
在截图中,该员工的妻子在医院守候了一天一夜没有合眼,不停地祈祷老公能够醒过来,可最终医生判断该员工的大脑全部死亡,所有器官衰竭,已经无力回天。
她说:如果不是孩子,我就随他去了。
说是今天凌晨,仍在医院抢救中,随后在下午确认该员工离世,称经过41个小时的抢救,他的去世时间为今天的13时43分。
在有些人眼里,像字节跳动这样的互联网大厂,是一个非常“好”的公司。
可这些年来我们看到了什么?
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命的不幸离去。
为什么企业会如此糟糕?
企业对员工的压榨和剥削到底有多么恐怖?
最近新播出的一部美剧,
深刻地呈现了企业嗜血与肮脏的本质,今天的我们,是时候全面审视这个由资本掌控的世界了——
离职
故事发生在未来,男主马克是一家名叫卢蒙的高科技公司宏观数据精简部的代理主管。
这天,马克刚一到公司,就得知了部门主管佩蒂离职,而他自己则被转正的消息。
由于是佩蒂把自己招进来的,上班期间两人也处得不错,所以马克想要打听下佩蒂离职的原因。
结果没承想,领导表示这事无可奉告,因为保密协议上的规定就是如此,
员工决不能窥探其他员工的隐私。
马克一听这话便没有继续追问下去,而是按照流程正式担任了部门主管一职。
他所接手的第一个事务,是面试一个女孩。
整个面试流程非常奇怪,女孩被关在了隔壁房间,晕晕乎乎地从桌子上醒来,而马克则需要通过监控观察她的状态,并对她进行提问。
给人的感觉,这哪里是什么面试,说是非法囚禁还差不多。
面对一脸惶恐想要逃脱的女孩,马克按照手册上的指示,哐哐哐地问了五个莫名其妙的问题:
你是谁,你在哪出生,说出美国的一个州或领地,伊根先生(应该是女孩认识之人)最喜欢吃什么,你母亲眼睛什么颜色……
对于这些问题,女孩的回答也是让人摸不到头脑。
她除了讲出了美国的一个州,好像对自己的一切一无所知,彻底失忆了一样。
到了最后,还是马克打开了门,告诉了她,她的名字叫做赫莉。
更可怕的是,赫莉这些“失忆”的回答,正好就符合公司的要求,马克随后还直接要给她讲述了入职介绍。
根据马克所说,
赫莉之所以会失忆,是因为做了一个分离手术。
简单来讲,手术是在大脑里植入个特别的永久性装置。
有了它,人的记忆将会被精准分离,工作记忆和生活记忆会被彻底分开。
一旦进入公司,你就想不起来你在公司外发生的一切,而一旦离开公司,你就完全不记得你工作中的任何人和事。
在卢蒙公司,每个员工在入职前都会被要求做这个手术,而且还会在手术前录下视频,证明自己是自愿的。
显而易见,马克以及其他同事也都做了手术,他们的工作与生活的记忆也都是完全分开的状态。
起初,失忆的赫莉死活都要离开。
但是,当看了自己的自愿手术视频后,她开始相信眼前这荒谬的一切,决定留下来试试。
一晃,来到下班时间,马克同妹妹参加了一场聚会后,决定在妹妹家凑活一宿。
就在这时,一个神秘的男人出现在了窗外。
虽然马克对男人一点也没有印象,只是和妹妹说一下这个情况。
但其实,这个男人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个离职的佩蒂。
第二天,当马克来到餐馆时,佩蒂再一次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从佩蒂口中我们得知,他和马克都曾对工作不满,进行过投诉,现在,他已经找到了解除记忆分离的方法,正在被公司的格兰纳先生追捕。
另外,他还表示公司的地下室有个惊人的秘密,并给了马克一个地址,希望马克能够去寻找答案。
生活中的马克,自然是不认识佩蒂的,听对方这么一说,他有点将信将疑。
镜头一转,又来到了上班的日子,马克忘记了生活中佩蒂和他说的事,积极地投入到了工作当中。
哪知道,不一会儿的工夫,赫莉由于仍然觉得这个工作就是狗屎,毅然决然地就要辞职,带着一张纸条就往外冲。
结果就在她走进电梯的一刹那,纸条触发了电梯里的警报(带文件出去就会触发),此前佩蒂提到的那个格兰纳先生出现了。
由于马克及时赶到,并把责任揽到了自己的头上,格兰纳先生便放过了赫莉,把马克作为了处置对象。
处置方法很特别,就是把他带到休息室待上一待。
别误会,所谓的“处置”绝对不是电击,或者暴打一顿等暴力手段,
而是对人进行某种精神控制。
比如,佩蒂曾被要求一遍又一遍地说着自己的忏悔,而有个老员工则被灌输了一大段他在公司外时生活很棒的描述。
对于马克所经历的处置,剧集选择了按下不表,直接将镜头拉到了下班后。
当时,马克正在和妹妹介绍来的相亲女在压马路,遇到了两个发传单的人。
只见他们振振有词,说卢蒙公司正在强制实施分离手术,还试图分离儿童的大脑,并且通过这个技术在搞强制劳动。
尽管马克为此和对方争辩了一顿,但次日早上,看着传单,他想起了佩蒂说的话,开始有些动摇起来。
于是,他干脆请了个病假,去了佩蒂给他的那个地址。
原来,佩蒂就住在那里,还画了个公司楼层的地图。
可想而知,在后续的剧情里,马克势必将会走向公司的对立面,将公司丑恶的真相一步步挖出。
那么,公司的阴谋到底是什么?
是不是就像发传单那些人所说的,利用分离手术将人进一步奴役?
在这其中,政府有没有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感兴趣的小伙伴,就请在追剧中寻找答案吧。
在我写这篇文章之时,这部《离职》刚刚播出两集,某瓣评分高达8.5。
就像某瓣网友的评价一样,
本剧确确实实可以说的上是一部关于职场打工人的科幻惊悚剧。
在我印象里,反映资本将人进行奴役物化的电影有很多。
比如,在2018年布茨·赖利自编自导的奇幻喜剧《抱歉打扰》中,无良资本家就曾上演了利用高科技将人彻底“改良”成马人的荒诞一幕。
《抱歉打扰》
相比之下,
本剧没有一丝一毫热热闹闹的调侃,整体氛围极度压抑而冷清。
通过灰暗阴郁的色调、极简主义的对称构图,以及充满科技、疏离感的环境设计,剧集传递出一种令人窒息的职场情景。
在剧中,人在工作时是孤独且麻木的假嗨状态,与他们在生活中颓废沮丧呈现出某种互为映照的关系。
套用五月天的歌词来形容,那就是“你不是真正的快乐”。
生活记忆与工作记忆的分离,寓意着人在工作中自我意识被“合法化”的压制下,由绩效主义驱动而催生出的第二人格。
这种自我异化,一方面,来自于企业作为资本进行生产增殖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员工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全面掌控世界下的“自由”选择。
这就像在现实生活中,无论你是失恋了、家人生病了,亦或者遭遇到了什么重大的灾难,只要一回到工位上,你就必须强制让自己成为工具化的人,将私人的情绪收在一边。
当然了,与之对应的,也会有相反的一面。
比如,有人会出于逃避日常苦楚的需要,选择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用工作来麻痹自身,实现一种焦点转移式的忘记。
在剧中,马克之所以来卢蒙上班,首先的一个原因也是为了忘掉妻子去世的痛苦。
我们可以看到,前一秒,马克还坐在汽车里泣不成声,可一转身来到公司,他就立马变了个人一样充满活力。
尽管就剧集中的故事而言,这是因为分离手术的作用,可现实中工作生活两幅面孔的人,其实也并非少数。
只不过,无论具体的个人有着怎样不同的动机,都无法用来遮蔽和美化资本逻辑试图将人由内而外规训异化成生产工具的事实。
这一点,也是本剧所着重探讨的核心所在。
剧中形形色色的角色,都是为了这个主题而服务的。
就比如新入职的赫莉,前面提到她很快就提出了离职,而在那之前,她其实经历了这样一件事:团建。
客观讲,这个团建比某互联网大厂传出来的内容要正常的多,没有什么恶趣味的下流内容。
但即便如此,里面仍然有会使每个打工人都会深感不适的迷之操作——
拍照就拍照呗,还要对着镜头说“感谢”。
咱就说,这种“感恩教育”除了老板,谁会不说一句离谱?
这不就是“没有了资本家,工人就要饿死”的论调么?你是欺负人家没有读过“马哲”吗?
同样像某些大厂会提供晚餐、班车之类的员工福利一样,卢蒙公司也有着不少着实令很多打工人所羡慕的举措。
平时有免费水果可以吃,因公受伤会收到礼品卡,工作出状况会带去你休息室调节,甚至就连马克住的房子,也都是公司所资助的。
然而,在这些温情脉脉的表象之下,公司的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员工可以更好地投入到企业的运作之中,进而使企业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在剧中,马克跟着妹妹参加聚会时,有人对马克的工作做出了这样一个反问:
你不上班时无法回忆起在公司做什么,你在工作时无法想起公司外的记忆,那不就相当于工作时的你被困在公司里了?
对于追求自由的人类天性来讲,工作无疑是一种囚禁,无论你自愿与否。
所以,通过如此的高概念设定,剧集戳破的其实是这样一个真相:
从权力视角来看,现代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一种企业以资本增值为目的,对员工所构建的全景敞视监狱。
事实上,哪怕是那些朝九晚五的工作,通过充分的技术应用,企业依然能够实现对员工深层次的控制和剥削。
仔细想想,上厕所被计时、扫大街被戴上“加油”手环等等令人匪夷所思的操作,我们不都在新闻里看到了吗?
我注意到,剧中有这样一个设计——
明明卢蒙公司干净到不惹纤尘一样,但员工的手指甲里却都是黑的。
还记得前面提到那个老员工么,他的眼前甚至还出现过沥青一样的黑色液体吞噬一切的画面。
虽然这当中的缘由我们只能在后续剧情中了解,但其象征意义十分明显,
即公司光鲜背后的邪恶与肮脏。
回到现实层面来看,我相信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如剧里卢蒙公司那么糟糕。
可即便如此,也并不影响我们通过这部剧来对习以为常的工作进行审视。
康德说过,人是目的,不是手段。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运行机制里,哪怕我们已经很难去设想和创造一个迥然不同的世界,
但也永远不要忘了一点,人不是工具,我们自身才是最根本的意义所在。
觉得我说的有道理,那就点个赞,让更多好朋友来
关注我吧!
今天就到这里!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沼泽
恭喜你,领取到一张面值 0 元的优惠券
只有购买全集内容 0.00 元,才可抵扣使用。
有效期截止于:2020-12-12 23:59
是否立即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