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体 > 收藏 > 稀有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玉器:玉器发展史上的低谷
稀有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玉器:玉器发展史上的低谷
来源:空谷玉鸣
2022-08-23
273
管理
一说到魏晋南北朝,大部分人往往会说这是一个辉煌的时代、能人辈出的时代。可以说三国两晋时期是中国谋略、谋士发展到最巅峰的时代,各种耳熟能详的故事、京剧里面著名的唱段都出自这个时代。其实三国两晋时代并没有那么辉煌,感觉那是一个很恐怖、很黑暗的时代。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能知道,东汉时期中国的人口达到了当时全世界的巅峰,有6000万人。但是经过三国之后到西晋统一全中国,全国的人口你猜猜剩下多少?只剩700万人口了!全国将近减少了9成人口,也就是10个人里面要死9个人。这是什么时代呀,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而这之后经历了西晋短短21年的统一与和平,中华民族就迎来了历史上最最黑暗的时刻,就是五胡乱华。这一乱就是将近400年,那时候北方的文化消失殆尽,汉族人活的还不如牲口。(小时候学习历史,说这段时期是民族融合时期,现在想想就是扯淡,这种民族融合也太残酷了) 而这么一个黑暗、混乱、恐怖的时代,玉器以及玉文化的发展也是举步维艰(命都快没了,谁还会关心玉石)。前边说过,因为曹操和他儿子曹丕推行简葬制,而且曹丕还禁止了玉衣制度。汉代兴盛的厚葬制度随之消失,而葬玉制度也是越来越简单化(好东西还是留给活着的人吧),所以这个时期出土的玉器非常少,传世的也不多。这一时期的玉器风格和样式主要还是继承了东汉的余风。玉器以及玉文化从汉代的鼎盛时期进入到了低潮期,这一时期的玉器主要以装饰品、和实用以及把玩器为主了。 魏晋南北朝青玉卧兽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艺术是极其兴盛的,但是人们对玉石之美的喜爱程度确是大大下降了,为什么呢?都被人给吃了。这玉石还能吃吗?就是因为道教文化的兴盛,道教讲究什么?就是长生不老以及“房中之术”嘛。这玉石不是可以通灵、可以防腐、可以防止灵魂出窍吗,那就吃呗。把玉石磨成粉加上别的乱七八糟的东西炼丹,吃了不但能长生不老还能让夫妻生活更加和谐。这一理论在当时那是相当的时髦,所以当时人们近乎疯狂的寻找玉石,找到了不是做成器,而是炼成丹,然后疯狂的吃。正所谓“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也”(那可真是个黑暗又疯狂的时代)。从商周到汉代形成的对玉石的美的享受,和礼仪观念荡然无存。 魏晋玉卧兽 南北朝玉带钩 可以说当时北方玉器的发展是停滞甚至是倒退的,幸亏是有了西晋东渡。东晋时期南方有了短暂的和平,而玉器也得到了继承和一定的发展。那时候文人往往喜欢拿着玉做的尘尾、玉如意等谈论风雅。可惜只见于史册,没有实物出土。所以那时玉器往往更加注重把玩和观赏的功能,文人气息重。玉器做起来更加没有束缚、随心所欲,做的也是更加精致。 可以说魏晋南北朝的玉器风格,一方面继承了汉代遗风,另一方面又从汉代玉器那种古朴粗简的风格变的更加精细。玉器做起来更加富有想象力,雕工和技法也更加成熟。同时也给工艺水平、艺术水平更加辉煌的唐代玉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汉人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但咱们顽强的老祖宗愣是把玉器和玉文化继承了下来,没有让它中断,真是冥冥中自有注定呀!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变革时期,南北民族大融合,商周以来玉器中神秘威严的色彩基本结束,随之而来的是以装饰玉和鉴赏玉为主体的审美用玉。魏晋南北朝是一个相对动荡的年代,同时更是装饰艺术比较乏味的时代。此时出土的玉器资料很少,这与曹魏尚简的风气有关,另外北方战乱阻断丝路贸易通道,玉料难得也是原因之一。 《多宝手串》 东晋时期,南京象山东晋王氏家族墓地出土 安徽毫州曹氏家族墓地,东汉时期的曹滕、曹嵩(曹操父亲)的墓葬中还有玉刚卯、玉猪握、玉衣等玉器,到了曹魏时期,由于曹操本人提倡薄葬,开辟丧葬新风气,到了此时,墓葬中的对葬品可谓乏善可陈。 《玉猪》 东晋,江苏省南京市中央门外郭家山东晋墓出土 《玉组佩》 东晋时期,南京仙鹤观东晋时期高嵩家族墓出土 从考古发掘来看,至今尚未发现东汉以后有玉衣出土,甚至墓葬中的玉器也很少。现今可见到的实物资料只有山东东阿县魏东阿王曹植墓中出土素面玉佩4件和一些零散的玉珠。 《玉龙凤形佩》 六朝,江苏省南京市邓府山3号墓出土 《玉双螭纹佩》 东晋,江苏省南京市中央门外郭家山东晋墓出土 《玉龙纹带扣》 据考证为南朝宋文帝御用之物,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曹操尚简的作风影响了后来的审美取向。曹操尚简并非偶然,是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两方面促成的。曹操临终前写下《遗令》: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废除厚葬,实行薄葬。 《云虎纹玉璜》 南北朝,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处在社会动荡不安,战乱纷起这样的社会条件下此时佛教乘战火烽起、生灵涂炭之机,深入民间,扩大影响,促使玉工艺转向新领域,以和田玉雕造 佛像或引进玉佛,在民间以曲阳白石和黄花石替代和田玉造“玉佛”供养。 总而言之,在这一时期,玉器工艺比两汉显得萧条,传世或出土玉器也寥若晨星,做工也显得简略朴素,精工者极少。表明古代玉器史已由高度发达的、处于巅峰地 位的两汉玉器工艺,渐渐向它的低谷滑落。同时又出现了向新功能、新领域转化的萌芽。 《玉带钩》 南朝,江西省南昌市京山南朝墓出土 《云纹龙首玉带钩》 南北朝,现藏于浙江省杭州市博物馆 魏晋南北朝玉器的总体面貌及格局:其玉器的风格特点是简单,用途简化,装饰简。汉代以前盛行的礼仪玉,魏晋南北几乎不见,偶尔所见琮璧礼玉,或是前代旧玉,或是仿摹,没有创新。丧葬玉在此 时期,也大为减少,不受重视。魏晋南北朝玉器,有所创新并打上时代特点的,要推日用玉和装饰玉。当时日用玉有玉杯、玉带具和玉印等。玉带钩的特色在当时: 器型一般较小,钩首多作龙首形,变厚变宽。当时的装饰玉承袭汉代风格,有衣着饰玉和剑具饰玉两类,但品类、造型及雕琢风格,均逊於汉代。玉珩,是魏晋南北 朝时期的流行玉佩,多数作如意云头状。 《玉组佩》 南北朝,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小寨墓出土 《云形玉佩》 北齐,山西省太原市南郊王郭村娄睿墓出土 《玉佩饰》 东晋,江苏省南京市中央门外郭家山东晋墓出土 《朱雀纹玉珩》 南北朝,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玉辟邪》 南北朝,现藏于河南省洛阳市博物馆 《玉剑具》 西晋,江苏省南京市中华门外板桥石闸湖西晋墓出土 当时的玉剑饰,也已是风烛残年,自西汉达到顶盛时期以来,逐渐走下坡,至魏晋时期仅见剑首、剑等零星饰玉。当时的鉴赏陈设玉,有玉辟邪、玉瑞兽等,目前所见多为传世玉。 《青玉异兽》 南北朝,现藏与故宫博物院 《黄玉瑞兽》 南北朝,现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魏晋南北朝时期玉器的器型,大致可分以下几类: 1.丧葬用玉 自三国曹魏时起朝廷明令禁止厚葬,薄葬之风兴起,导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丧 葬用玉大大减化。玉衣在这个时期已经不再制作,九窍玉也很难找到成套的,玉琀玉握的制作水平也不如以往。 2.礼仪用玉 璧、琮、圭、璜、璋、琥是传统的六种礼玉,汉代时,这六种玉器的礼制意义大大减弱,且不见璋与琮,璜、琥主要用于佩饰,只有璧与圭作为礼玉应用于朝仪、聘礼或祭祀等仪式中。魏晋南北朝礼玉的用途虽不见于文献记载,但其形制与两汉相同,其意义也应一致。此期的礼玉数量比汉代进一步减少,说明传统礼玉的使用已近消失。 3.装饰用玉 包括璜,环、玦、云形玉珩、梯形玉佩、半月形玉佩、心形玉佩、玉虎、玉剑饰、玉串饰、玉坠等。玉璜、云形玉珩、梯形玉佩和半月形玉佩的数量较多,它们组成的成套佩饰是这一时期常见的玉组佩形式。汉代完整全套的玉剑饰包括剑首、剑格、剑璏和剑珌,大多出自级别较高的诸侯王墓中,魏晋南北朝时玉剑饰的数量和种类大大减少,仅见玉剑首和玉剑璏。 4.生活用具 包括玉印、玉钗、玉带钩,玉棋子、玉小方牌、玉樽、玉栀、玉耳杯和玉盏等。这些玉器的制作都较精致,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装饰意义。 5.陈设用品 随着东汉末年佛教的盛行,出现了用玉制成的佛造像。陈设用玉还有玉辟邪、玉瑞兽等,目前所见多为传世品。 《玉螭虎钮印》,江苏省南京市中央门外郭家山东晋墓出土 当时玉器的装饰风格有三个特点: (1) 是汉代玉器装饰风格的沿袭。 (2) 是唐代粗阴线装饰的肇始。 (3) 是玉器总体装饰格以素面为主。 《玉龙螭纹佩》 魏晋,现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玉龙形佩》 魏晋,现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玉马头饰》 六朝,江苏省南京市光华门外石门坎六朝墓出土 《玉璜》 北齐,山西省太原市南郊王郭村娄睿墓出土 《八环玉带》 北周,陕西省咸阳市张湾北周若干云墓出土 《玉卧兽》魏晋,现藏于天津市博物馆 《牛形玉镇》 南北朝,现藏于天津市博物馆 《玉九螭纹玉饰板》 南北朝,现藏于天津市博物馆 《卧羊形玉摆件》 南北朝,现藏于杭州市博物馆 统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玉器,形制简单,琢工简略,用途简化,多数器物的造型和纹饰,延续汉代遗风,且逊色不少。不过,随着佛教东渐,来自西域的胡床、凳椅等高位坐具,冲击了数千年席地而坐的起居习惯,最终导致了足踏式琢玉砣机(“水凳”)的发明和应用,奠定了玉器制作更趋个体化和精巧化的技术基础。 河南安阳发现千年古墓 — 曹操墓 曹操作为三国时的一代枭雄,千百年来,他的坟墓也一直被人惦记,却从未被发现,最主要的原因是曹操是盗墓界的鼻祖,他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官方盗墓机构,善于盗墓的他自然更是善于防盗,他死前告诉部下,他的坟墓要深埋,而且不放金银珠宝,此外,他还设立了七十二个疑冢用来疑惑他人,一直以来,曹操的坟墓不断被发现,但大多都是他设立的疑冢,真的陵墓从未被发现,也也成为了一个迷,然而近几年来在河南发掘的一座古墓,在专家精心的考察和研究之下,终于确定此墓就是曹操的陵墓。 2009年的十二月二十七日,河南省文物局公布了挖掘安阳市安丰乡的西高墓穴的重大发现,并确认这座墓就是曹操墓,这座古墓是在2008年的十二月开始挖掘的,之所以要挖掘是因为这座古墓已经多次被盗,损坏十分严重,墓中出土了200多件器物,墓室中有人头骨,肢骨等遗骨,初步鉴定师一男两女,男性的年龄大概在60岁左右,与曹操的年龄吻合,根据多方认证,专家确定这座墓室东汉晚期的墓穴,是魏武王曹操的陵墓,并为此给了六个依据。 一,曹操死前曾要求,“因高而基,不封不树”,而这座墓长60米,墓中没有封土,和文献中的记载是一致的。 二,墓葬所在的位置安阳安丰乡是文献记载的西门豹祠西原的所在地,所以墓穴的地理位置是吻合的。 三,墓穴中的陪葬品和画像都是汉魏年间,年代是相符的。 四,墓穴中出土的器物比较少,也符合曹操要求的“无藏金玉珍宝”,大多数的东西都是曹操平生所用,和史籍记载吻合,比较珍贵的玉器都是曹操平时所有之物。 五,墓中的石碑刻有“魏武王”,这是证明曹操墓最大的证据,曹操生前被封为“魏公”,后为“魏王”,谥号“武王”,历史上称他为“魏武帝”,而魏武王正是曹操下葬时的称谓。 六,墓中的男性遗骨年龄在60岁左右,曹操死的时候恰巧是66岁,所以遗憾的年龄吻合。 2009年12月27日,国家文物局认定,经考古发掘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的高陵,是一代枭雄曹操陵墓 。2013年5月,曹操高陵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着曹操墓的发掘认定,质疑声也随之而来,相传曹操有72处异塚,为什么西高穴村的大幕就是曹操墓呢?谁替曹操说句话呢?我们有请著名玉器鉴定专家刘迎春老师对此墓出土的玉石件、玛瑙件等文物进行分析,看看这些东西到底是不是曹操时期的历史遗存,下面我们听听刘老师怎么说。 我们先看这些石质像玉圭形制的石牌,上面刻的字,那么看图上左边整块儿的上面写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那我们来看石头跟玉基本一样的,我们要判断它字是不是后刻的,那我们看这个字,这个字体呢我们讲魏碑,那么这个字体最早出现于北魏。那么魏晋时候就开始有这种风格的这种字体出现了,这就是原型。因为曹操所处的时代是东汉末年,那么本身来讲属于魏晋时期的开头,那我们看这个字体有金刀铁马的这种大刀阔斧的那种感觉,非常有力。我认为这个字不是后刻,应该是原刻,那这个石牌就好像是我们后期的那种灵牌外形,我们的祖宗牌位啊,基本上也都这种形制,因为我们说文化的传承它不是凭空出来的,总要往前要去找它的源头,那这个形制的石牌从曹操墓里出来的话这也很正常,再一个从石牌它表面皮壳来看就是经过两千多年氧化产生的自然皮壳。 我们再看墓里出土的几颗玛瑙珠子,这种风格的珠子它跟战国时期的或者西汉中早期的玛瑙有点不太相同,它有些什么风格呢,这些珠子有些西域风格,有的玛瑙的带有缠丝,不是我们常看到的那种比较红的那种玛瑙。而且非常圆,这珠子非常的圆,那么从珠子的发展的历史来讲呢,我们也认为呢,它们比西汉还要晚一些,也属于魏晋时期的这种珠子的形制。 我们再看有一个断了的玉器。那这件玉器纹饰的风格也是汉代典型制式的螭龙。单说这件玉器的螭龙纹饰它没有战汉时期那种螭龙的矫健、扭曲的身姿,也没有那种凶悍的感觉,头部的这种造型偏软。那么我们知道玉雕到了东汉末年,魏晋时期玉雕比较衰落了,因为战乱。玉雕的精气神已经没有这个鼎盛时期的那种力度了啊,这件玉器应该是在魏晋时期的。 那么对于曹操墓,从开始考古挖掘到发布确认是曹操墓。各方的意见非常不统一,有人很多人质疑,其实我觉得这件事情呢,应该是从实事求是角度来说,因为这个墓被盗过很多次啊,大量出土能够佐证的不管是玉器也好或者其他青铜器也好,可能都不存在了啊,目前就找到了也很难确认是从这个墓葬出土的。 但是我们来来说这个事情,因为我们要讲证据,也就说任何事情都是一个推论,但是这个推论你要形成一个证据链。比如说,这个陵墓年代是魏晋时期的,也正好是曹操的儿子在位的时候,那么它又处在这个曹操邺城都城的旁边,那我们来想曹丕在位的时候,曹操的墓葬的规格是按帝王级别修建的甲字形大墓,那么曹操儿子当权的时候,怎么可能允许一个别的人在他的国土之内,去造一个帝王级别的陵墓呢?这个不现实啊,这个有悖常理的。很多人怀疑了,曹操是回老家去安装。这个跟历史上的帝王的陵寝也是不相符的,一般的都是葬在他的领地之内,生前他来统治这片领土,那么死后,他要看着自己的国土,那这是符合历史上所有帝王陵的这个特征的。那么加上的这些出土的器物,包括明确指向的刻有魏武王字迹石牌,那这个其实也是一种很有力的一种证据。 所以说这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一个证据链,你就说你要推翻他,你得拿出来这种佐证啊,就证明曾经曹操的儿子在位的时候,有其他的够帝王级别的这种人,死后能够修建帝王级别的陵墓并葬在邺城周围,这个史料上是没有任何记载的,所以说这个都没有办法去推翻这是曹操墓。 2008年10月,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的樊城菜越三国一号墓规模较大,等级较高,出土18大类202件文物及近万枚铜钱,诸如青铜马、瑞兽铜烛台、“严是作”铜连心锁、黄褐釉陶楼、金丝铁刀、足九金饼、猪形玉握、螭虎纹玉佩等均为罕见的文物精品,足以显示墓主人地位之尊崇,其中猪形玉握更是难得的玉中极品。 和田猪形玉握 玉握高3厘米、长9.9厘米、宽2.8厘米。整块和田白玉雕刻而成。猪形,体呈卧伏状,眼、耳、鼻、口、四肢、尾巴俱全。四肢上有游丝线刻细毛。整器尽管小巧,但简洁大方,温润晶莹,完美无瑕。雕刻采用成熟的“汉八刀”,手法细腻,猪形憨态可掬,极富动感。
0
点赞
赏钱
0
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威派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 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威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2443165046 邮箱:info@goodmaoning.com
关于作者
我是歌王(普通会员)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签到排行
0
0
分享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

个人中心

每日签到

我的消息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