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体 > 国际 > 有心亲美,无奈反华?英国到底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反华急先锋的?
有心亲美,无奈反华?英国到底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反华急先锋的?
来源:静夜史
2022-08-19
244
管理
英国,一个日薄西山的国家。 1984年12月19日,在经过两年多的艰苦谈判后,中英两国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中英联合声明》,标志着香港回归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然而,虽然香港回归的时间已定,但香港回归前中英两国的明争暗斗却从未停止。尤其是香港回归当晚两国的国歌奏响时间,两国都进行了“分秒必争”的谈判。 英国认为,其在香港的殖民统治应该保留到最后一刻,也就是1997年6月30日凌晨24:00。但中方乐队指挥者的起势动作需要2到3秒时间,因此中方要求英国降旗仪式提前2到3秒结束,确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7月1日零时准时奏响。 由于事关150多年屈辱的彻底终结,中方在2到3秒问题上寸步不让,中英双方甚至前后进行了16次谈判,直到英国妥协。 然而,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当晚。英国查尔斯王子的讲话超时23秒,中方不得不启动紧急预案,在其他环节加快速度,最终成功抢回了时间。
然而,此前还对交接时间耿耿于怀的英国,却提前12秒奏完了英国国歌,导致会场出现了长达12秒的寂静,差点儿干扰了新中国的环节。 随后,中国方面静静等待了12秒,确保了新中国对香港行使主权的程序分秒不差地完成。 可以说,作为名副其实的搅屎棍,英国秉承“你若安好,那还得了”的宗旨,煽风点火从未停息,搬弄是非最是在行。 而从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历史发展来看,虽然英国身体离开了这里,但却始终阴魂不散,是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最大绊脚石。 而英国对香港的贼心不死,也是中英两国势同水火的缩影。 这是一个看似匪夷所思的问题,毕竟中英两国相隔十万八千里,即便误伤也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按理说这本可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典型案例,但现实情况是中英关系却始终势不两立。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静夜史认为根本原因在于英国日薄西山后,临死还要蹬两脚的心理。以及登上美国贼船后,不得不冲锋在前的身不由己。 时至今日,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的180多年时间里。日本和沙俄可谓伤我最深的帝国主义。毕竟日本从唐朝以来,就始终在为侵略中原且反客为主而努力,是中华文化圈内最狼子野心的势力。而沙俄帝国作为东欧国家,继承了蒙古“噬土成性”的扩张本能,在努力打入欧洲的同时,也遵从彼得大帝所谓“走向四大洋”的战略目标,长期对周边国家强取豪夺,作为最大邻国的清王朝尤其深受其害。 然而,相比于日俄,英国对中华民族的伤害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首先,中国近代史的公认开端是1840年6月爆发的鸦片战争,而鸦片战争的挑起方,就是罄竹难书的英国殖民者。 因为清王朝的腐朽不堪,最终输掉了鸦片战争,不得不对英国割地赔款,香港岛由此开始了与祖国撕裂的进程。
虽然相比于其后爆发的一系列侵略战争,鸦片战争的无论规模还是影响都排不上名。但鸦片战争却引发了一发不可收拾的“破窗效应”。毕竟其他列强从鸦片战争中看到了清王朝的不堪一击,于是在英国耀武扬威地横行无忌后,其它列强纷纷效仿,清朝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迅速加深。 而在“开侵略先河”的第一炮以后,英国陆续参与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犯下的罪行可谓一样也不少,是清王朝不断沉沦并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大推手之一。 虽然相比于要地不留人的沙俄等落后列强,英国更倾向于用舰炮轰开清王朝的国门,向清朝倾销工业革命的产品并将清朝作为日不落帝国的原料产地。但在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即将完成时,英国虽然逐渐落后于美德等新兴工业强国,但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英国同样产生了帝国主义的特征,并对殖民地提出了更高的掠夺诉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摇摇欲坠的清王朝再度成为列强的刀俎鱼肉。再加上1895年清朝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更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清王朝的野心。于是包括英国在内的帝国主义纷纷行动起来,偌大的清王朝瞬间四分五裂,为民国时代的军阀混战埋下了祸根。 在帝国主义瓜分清王朝的狂潮之下,英国占据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如果说企图鲸吞长城以北的沙俄帝国要砍掉清王朝的头,那么占据长江中下游的英国就是妄图掏空清王朝的心。 可以说,英国在清王朝身上得到了太多利益,犯下了太多罪行。 今天的很多人,时常在为乾隆皇帝拒绝了马嘎尔尼的通商请求而痛心疾首,并痛斥福康安拒绝观看英国队列操练和武器展示的傲慢。殊不知,英国想要打开清朝大门的野心从未改变,只是在鸦片战争后逐渐成为了现实。而福康安作为成功反击廓尔喀入侵的将领,怎么会对廓尔喀身后的英国侵略者一无所知?
所以,英国对清王朝乃至中华民族的伤害,可谓罄竹难书。 清朝灭亡后,日不落帝国的国势也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登峰造极。彼时的英国,在亚洲向东渗透了中国、马来亚,向西巩固了对英属印度的殖民,并将魔爪伸向了伊朗和阿富汗。 因为英属印度人民“不爱武装爱红妆”的顺从精神,英国很快爱上了这片热土,并随之开始了更大规模的经营,比如向东征服了缅甸,向西肢解了阿富汗,极大地扩张了英属印度的范围。 而在完成了向东和向西的疯狂扩张后,英国又将魔爪伸向了北方的青藏高原。 根据1936年解密的档案,所谓1914年英国西拉姆会议上麦克马洪炮制的所谓“麦克马洪线”是如假包换的子虚乌有,但英国对中国西藏的野蛮入侵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而且印度作为所谓的英属印度继承者,在1947年独立后不由分说地将边界推进到了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并一再表示这是继承了英国的遗产,英国对青藏高原的野心可想而知。 所以,这样一个对中国犯下滔天罪行的国家,是不可能得到中国真心原谅的。而且这种典型的西方国家,以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为圭臬,最害怕的是复兴之后的中国以牙还牙。所以恐惧之中的英国也不可能在内心与中国握手言欢。 当然,古往今来的历史一再告诉我们: 恐惧不是英国反华的根源,利益才是! 两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世界格局,尤其是英国被彻底打破了原形。再加上美苏联手推动第三世界民族独立,失去广阔殖民地的英国也彻底失去了东山再起的可能。
面对美素一跃成为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西欧作为昔日传统政治舞台中心却在地缘政治上被边缘化的尴尬局面,作为二战后期三巨头之一的英国做了很多卷土重来的努力。除了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宣告了冷战的开始,英国还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整整100年后,再度携手法国欺负埃及,结果被美苏羞辱得毫无还手之力。 苏伊士运河危机结束后,法国加紧了和联邦德国的一体化进程,英国则下定决心和美国沆瀣一气,对法国提出的“英法合众国”设想嗤之以鼻。 然而,英国等来的,是美国更多的羞辱,于是决心和西欧各国打成一片。然而,美英勾结的“前科”历历在目,欧共体感觉英国是美国打入欧共体内部的特洛伊木马,于是对英国进行了三番五次的阻挠,直到1973年英国才如愿以偿地加入欧共体。 但问题是,加入欧共体的英国虽然体量很大,但基本享受不到开国元老的福利,却不得不摊派更多的扶贫指标,于是英国的不满与日俱增,最终成为英国在2016年与欧盟分道扬镳的重要导火索。
英国之所以脱欧,本质上是因为1991年苏联解体后,国际矛盾再度发生剧烈变化,欧盟作为昔日美国的盟友在美国眼中越来越扎眼。在美国和欧盟矛盾日趋尖锐的情况下,英国看到了再度跳反的可能,于是进行了又一轮的豪赌。 事实证明,这种正反参半的脱欧,从一开始就充满了跌宕起伏。果然,在经历了又臭又长的分手后,英国最终和欧盟成为陌路人。 脱欧后的英国,不仅面临着纷繁芜杂的北爱尔兰和苏格兰问题,外部更失去了和欧盟并肩作战以图东山再起的可能。 于是,英国只能跟着美国一条道走到黑。毕竟美国为了打击欧盟,不停地挑衅俄罗斯,而美俄对抗的加剧,一方面迫使英国不得不更加倚靠美国,另一方面则让中俄关系更加密切。 而这,必然导致中英关系的剑拔弩张。
想当年,英国在1950年曾以承认新中国为口号,迫使压力巨大的斯大林对新中国让步,且英国在1954年就顶着美国压力与新中国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在与新中国的关系发展中可谓走在前列。 但中英关系依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美国的影响,比如在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后,中英两国才在1973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而此后的英国,彻底失去了东山再起的努力,选择跪倒在美国的牛仔裤下,彻底成为美国的附庸。 在这样的情况下,昔日的历史恩怨逐渐模糊,中美关系的激化才是中英关系交恶的核心因素。 而中英关系的不断恶化,势必也会加速英国的日薄西山并最终万劫不复。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0
点赞
赏钱
0
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威派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 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威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2443165046 邮箱:info@goodmaoning.com
关于作者
轻随风之舞(普通会员)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签到排行
0
0
分享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

个人中心

每日签到

我的消息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