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华为成为国货之光、任正非的长女孟晚舟被加拿大无理扣留后,大家甚至还不知道华为是干什么?是卖手机的吗?那我们就从华为如何起家开始讲述华为的成长历程和大智慧。
华为是干什么的?
华为是1987年任正非43岁创立于深圳,名字来源于“中华有为”,从成立起,就满满的爱国情怀和伟大抱负,刚刚成立的华为一穷二白,只有1.2万元,最开始做的是通信交换机,简单来说就是现在大家身边的路由器,在当年欧美独霸行业的时代,华为作为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代表企业,扛着大旗奋勇向前。
不可否认,华为的成功一部分是借助着深圳的腾飞和网络的爆发,有一定的机遇因素,但在中国一无所有的时代发展为目前世界顶级的通信制造商,不得不说,其中有很多我们学习的榜样。
2021年华为全年营收6368亿元,净利润1137亿元,其中投入研发1427亿元,占全年的22.4%,这个投入比例在全球也是最高的行列,不得不说华为满满的科技含量。当前的华为主要有三大板块:
一是5G运营商领域,也就是让美帝十分畏惧的板块,全年营收2815亿元在制造、矿山、钢铁、港口、医疗等行业广泛应用;
二是企业云和服务器存储业务,全年营收1024亿元,主要是面向政府、交通、金融、能源及制造等;
三是消费者业务,主要包括智能手机、电脑、平板以及智能手表、无线耳机等,全年营收2434亿元,受欧美国家芯片封锁因素影响,较2020年4829亿元下降50%,也就是被拦腰砍了,是唯一营收下降的板块。
华为是如何从一无所有发展壮大成全球第一的?
不可否认,华为最开始也是靠模仿欧美先进厂商产品开始的,这在90年代是最常见的,但华为并没有局限于此,而是很快转入到技术创新和独立制造的超前轨道,并在最初依靠低价和服务等策略在大陆攻城略地,抢占地盘,并一直坚持技术创新甚至是引领的策略。
在发展国际市场方面,任正非选择了毛选中“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从非洲和拉丁美洲较为低端的市场开始发育,并积攒经验和资本,第二步是进入到亚太市场,算是中等市场,第三步直接杀入通信行业传统的优势领域欧洲,在欧洲依靠稳扎稳打的技术突破、合作共赢慢慢取得了市场的认可和赞誉,从而真正成为一家通信领域的国际领先企业,虽然在进入美国市场时,遭遇了思科和美国政府的“下三滥”。
管理制度不断革新,华为在1997年的时候就引入了在国际上以著名闻名的IBM管理体制,遭遇了很多困难和水土不服,但并没有让华为和任正非放弃,正是在任正非的铁腕下,管理体制不断革新,并为华为的高速发展保驾护航。
人才体制残酷并理性:众所周知,华为一直是高薪待遇的,但华为作为一家跨国大公司,不可避免存在体制僵化等大企业病,任正非制定了5%的末位淘汰体制,这种强制淘汰的体制促使着企业和员工不断奋进。
管理层的思路改变:华为诞生之初,由于缺乏技术甚至是没有技术,任正非选择直接任命高学历人员为管理层,但当华为发展壮大后,任正非又一次从毛选中学习应用“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要求管理层必须有一线的工作经历,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并要求管理层全部下岗重新竞聘和管理层的轮岗体制,都在促使着华为健康成长,虽然在这过程中有阵痛,包括部分顶级人才和优秀管理人员流失,但任正非把它当做正常的“新陈代谢”。
由以技术为导向转变为以客户为导向:不得不说,华为及时转换经营思路的高超,就像当年的IBM,专注技术超级领先,但没有兼顾客户的需求,一度走向没落。
让听见炮火的同事作为决策层:大部分企业都是中央集权的,但企业大了,很多业务机会从前端到高层,做了决策再传达到一线,是非常消耗时间的,也导致很多业务机会流失,所以华为让身处一线的同事在许可的范围内做决策,保证业务机会不会无谓流失。
华为发展到如今的规模,任正非功不可没,那任正非是什么样呢?
我们看到的任正非,是待人和善、面带笑容的老爷爷,但这只是低调任正非对待大众和普通员工的,那背后的呢?
据华为前副总裁李玉琢描述:任正非是一个十足的暴君,对于高级管理层动辄破口大骂,确保管理层处于“永动”的状态,高压的管理确保华为不断处于高速发展。
当然我并不认为脾气暴躁就是不可饶恕的缺点,一是人无完人,二是有大成就的人都存在着偏执等缺点,这样才能有突破现状的能力,从而取得成功。
任正非不仅学习《毛选》中多种战略、战术并熟练应用于华为的发展过程中,而且一直强调危机意识,随时保持着不断前进和领先的态势,这种自我焦虑的态度确保着华为不断前行、长大。
还有一个智慧是“只占市场的三分之一”,华为一直有能力去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但任正非宁愿提高价格也要让出一部分市场份额,从而让华为所处的行业处于充分竞争的状态,保证华为不敢懈怠,不断前行,这样才是一个健康的状态。
最后,我们不得不说,拥有任正非和华为,对中华是何其幸运,像华为名字来源一样,相信,因为他们,中华有为,指日可待!
码字不易,欢迎多多点赞、评论、关注和转发,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