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我认为,目前制约科技工作者队伍建设存在‘四个不足’的突出问题。”在几天前举行的第五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长三角)专项调研座谈会上,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所人力资源研究室主任董良坤直言不讳地表示,“活力不足”表现在项目评审、人才评价、科研机构评估、科研经费管理等方面“放权松绑”的政策落地效应不明显,行政化的科研管理体制的惯性作用依然存在;“动力不足”是因为知识价值导向的收入分配制度没有很好落实和落地;“推力不足”源于产学研过程中成果转化环节的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不够;以及环境友好型的科研生态链还没有完全形成导致“引力不足”。
这场汇集了沪苏浙皖四地科技工作者的座谈会,旨在及时反应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发展环境和创新创业问题与需求。在上海市科协的精心组织下,来自科研院所、高校、国企、民企、政府部门的专家在上海分会场直抒胸臆,为上海第一线科技工作者发声。
科研管理需要一定宽松度
“会议前,我把调研的问题专门发给了台里有关科研人员。他们都积极回应,希望能够发出声音。”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工会主席汪显坤说,作为科研国家队,中科院上海天文台需要在瞄准世界科学前沿、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基础研究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而基础研究主要是由科学家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所驱动,重大的基础研究成果通常需要科学家坚持数年乃至数十年专注某一课题才能获得,因此常常会看到科学家‘十年磨一剑’才能做出成绩”。
汪显坤指出,不少科研人员认为,在瞄准世界科学前沿的前提下,管理上要有一定宽松度,能给予一定时间的探索时期。而一些重大科技设施,如大型天文观测设备,可以借鉴国外成功案例,鼓励吸引或引导企业和民间的资金,参与联建。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李杰教授说过,‘作为导师,你自己要先蹲下身子,扶起学生,一步步把他放到自己的肩上,之后你再站起来,把学生推上山峰’。” 同济大学科研管理部副部长徐荣华说,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需要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在人才培养和思政教育中的支撑作用、推动创新链与人才培养链有机衔接,助力创新性人才培养和青年教师成长。
构建科学的科研人才评价机制,对于培养高水平的科研师资队伍不可或缺。徐荣华说,评价体系要突出科学精神、创新质量导向,围绕国家发展的重点战略任务和战略支撑要素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同时,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进一步加强评审专家库建设,助力科学的人才成长观。
产业和高校要有共同语言
“产学研要实现深度融合,需要让企业和高校能说到一起去。”宝钢股份中央研究院智能制造所副所长张伟说,产业要将技术需求提炼转化为科学问题;高校要把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方案,同时基于对具体场景的了解结合应用开展科学研究。目前这两者直接按存在脱节,企业在于高校合作时,认为高校不理解自己的真实需求,而高校觉得企业提出的问题太具体,不是自己擅长的。
张伟建议,企业和高校之间要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通过长期或分期资助团队的方式,“通过5-10年时间,在1代到2代科研人员的不断磨合,让双方能够有着相同的创新话语体系”。
作为一家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市小巨人企业、市专精特新创新型企业,上海追日电气有限公司坚持将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公司战略发展部市场研究经理吕晨曦表示,民营企业在人才激励上具有灵活性,但依然需要政府能够放宽民企技术人才落户门槛,对民企科技人员的子女教育、老人异地医疗结算等给予相关政策和扶持。
激发活力、增强动力
“加强科技工作者队伍建设,要把激发活力、增强动力作为主线,从需求、供给、服务等环节同向发力。”董良坤认为,在需求环节,要突出“四个导向”:体现应用导向,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体现产业导向,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促进产业结构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体现创新导向,加快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体现发展导向,促进科技工作者队伍的发现、成长与培育,打造高水平、专业化的人才创新团队。
在供给环节,落实面向用人主体的充分“放权”“授权”和“赋权”。例如,为取得重要科研成果、重大科技创新、重点领域技术突破的科技工作者建立特殊评价通道;落实对高端、顶尖、核心人才的差异化薪酬激励,研究制定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照贡献参与收入分配的实现形式和具体办法;加快科研机构及科研管理的去“行政化”改革;探索建立长三角青年科技工作者战略储备“蓄水池”计划等。
在服务环节,把“品质管理”引入科技创新生态,构建科技工作者发展的高品质生态链,包括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中介)专业服务机构培育;加强科研诚信的正向激励和失信行为的市场化约束,让科研人员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共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共享机制,把知识产权保护作为科技创新生态和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来考量。
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上海区域负责人张雳介绍说,为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中国科协将于近期展开第五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以“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全面描绘新时代我国科技工作者队伍整体面貌,呈现十九大以来科技人才队伍的新变化、新特征、新气象,为党和政府制定科技、人才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目前,上海市科协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体系内的49家站点已做好充分准备,确保上海地区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并将同步完成上海地区的专项调查。
本文来自【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恭喜你,领取到一张面值 0 元的优惠券
只有购买全集内容 0.00 元,才可抵扣使用。
有效期截止于:2020-12-12 23:59
是否立即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