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体 > 文化 > 湖南文学名刊大刊丨《湖南文学》:尽可能把湖南有潜质的作家推向全国
湖南文学名刊大刊丨《湖南文学》:尽可能把湖南有潜质的作家推向全国
来源:红网
2022-08-02
249
管理
《湖南文学》期刊封面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慧芳 长沙报道 说起《湖南文学》,有些人可能还有些许的陌生,因为在2015年元月前(2005年—2014年),它一直叫《文学界》。 但提到湖南一众文学作家,却必然绕不开《湖南文学》。 作家王跃文的前五篇小说都是在《湖南文学》上发表的;农民诗人曹利华的处女诗作也是在《湖南文学》刊发的,《湖南文学》主编在2021年第9期推荐了何顿的《缘》,何立伟的中篇小说《宋代的村庄》被刊发在《湖南文学》上…… 其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 你可以说它是本新刊物,因为它在2015年元月才更名为《湖南文学》。 你也可以说是本历史悠久的刊物,因为从血缘关系上来说,它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是湖南省文联创办的建国后湖南的第一本文学刊物。 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湖南文学》本身也经历了改刊名、停刊、改刊等一系列变化,它还曾用过《新苗》《湘江文艺》《文学月报》等名字。 以其为平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作家 除了时代环境所赋予的特色外,《湖南文学》也为繁荣湖南的文学创作作出了巨大贡献。 先后培养出了莫应丰、任光椿、孙健忠、叶蔚林、古华、谭谈等大批作家,他们的创作始于六七十年代,成熟于新时期。 在他们的带动下,又涌现了一批文学新人,如韩少功、水运宪、残雪、彭见明、蔡则海、何立伟、刘舰平、何顿、王跃文等等,斗转星移,当年的这些文学新人,现在也已经全都是文坛的中坚力量了。 做文学爱好者奔向作家之路的“灯塔” 自创刊以来,七十余年间,《湖南文学》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杂志社主编黄斌认为,它的传统、它的精神,就是以现实主义的方式反映当下时代变化和人性的幽微。“并且,它一直坚持其功能性,那就是培养本省作家队伍,并尽可能地把我们省有潜质的作家推向全国。” 在众多文学爱好者眼里,《湖南文学》重视自然来稿,一直是他们奔向作家之路的“灯塔”。 “杂志社的编辑会不遗余力,对有希望的作者不厌其烦地予以沟通、指导和鼓励,在质量上达到发表水平的作品,优先送审、优先选用。”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作家王跃文的作品就是从自然来稿中被发掘并由此走向全国,成为湖南省唯一一位在本省刊物上发表作品并获得鲁迅文学奖的。杂志社一资深编辑认为:“虽然换在其他刊物,以他的天分和努力,必定也能脱颖而出,但《湖南文学》及时发现和提供的平台,客观上让他的写作之路少了些曲折。” 在家务农的湖南华容县农民曹利华,在成为一名著名农民诗人前,其作品也是被《湖南文学》编辑在自然来稿中发现,并由此与他通信交流,指导、点拨,终于在《湖南文学》上发表了处女诗作。随后,杂志社还帮助其参加了《诗刊》“青春诗会”,后来获得了首届“中国十大农民诗人”等荣誉,引起了全国诗坛关注。 每年,杂志社主编、编辑都会积极参与全省各市县组织的文学活动,以授课、看稿、交流等形式,和广大的文学作者、爱好者近距离接触,传达新的文学信息,点评作品优劣。面对面沟通,能更好地提升他们对文学的认识,了解自身创作的优缺点。还会在湖南省作家协会的大力支持下,举办小说创作训练营和散文创作训练营,把处于上升阶段的本省青年作者或文学新人集中培训,注重全省文学梯队人才培养。 湖南校园文学长年在全国处于弱势状态,为了解决这一状态,《湖南文学》还给部分大学文学社团赠送杂志,编辑们也一一走进校园,同爱好文学的大学生交流、授课,从而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校园诗人和年轻的小说家。 纵观最近几年的《湖南文学》杂志,其影响日益深远。黄斌认为,贵在严格恪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始终坚持纯文学情怀,贵在每一期刊物都会出现五六张新鲜面孔。“正是那些充满朝气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让这本刊物在保持高品质的同时,还拥有让许多基层作者和文学新人心向往之的强大亲和力,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湘军’的‘摇篮’。”
0
点赞
赏钱
0
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威派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 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威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2443165046 邮箱:info@goodmaoning.com
关于作者
黑暗森林(普通会员)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签到排行
0
0
分享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

个人中心

每日签到

我的消息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