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现代教育报】
↑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阅读能够给人以真实的快乐,能够见证每个生命的成长,还能够便于我们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暑假里,老师们即将迎来一段可以静心思考/与书为伴的好时光,在阅读之中获取成长的力量。在案头上或行囊里,别忘了放上一本好书,一起跟随“领读者”开启美妙阅读之旅吧。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
谢小庆(北京语言大学教育测量研究所原所长)
《让儿童思维在审辨中生长》由浙江省数学特级教师蒋巧君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此书是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的研究成果,汇集了“蒋巧君名师工作室”团队在开展审辨式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探索成果。书中包含许多课例,包括审辨常态课、单元整合课、跨学段主题课、微课和长课。在各种课型中,都重视“审题小柯南”“质疑小能手”“解说小老师”的培育,都努力引领学生深度理解所学知识与方法,都致力于提升小学生审辨思维的认知能力和人格气质。
翻阅书稿,我想到法国作家、《小王子》的作者埃克苏佩里的一句话:“如果你要造船,不要招揽人来搬木柴,不要指派任务和工作,而要教他们渴望那无边无际、广袤的大海。”我想到,或许,比发展学生的核心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从本书的课例中可以看到,蒋老师的团队不仅关注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而且关注激发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近年,我陆续听过一些中小学的数学课,看到不少学校在积极建设“思维课堂”,倍感欣喜。但是,我也看到一些课堂上,囿于教师的能力水平,课堂上的小组活动流于形式。翻阅本书中的课例,我看到,蒋老师团队的老师在精心引导同学们面对真问题,进行真正地探索、真正地质疑、真正地思考。老师们努力使每个同学都能够获得成长,努力使学习在每个同学身上真正发生。他们因势利导,通过探究性学习,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审辨式思维。
在书中,蒋老师在思考:移动互联时代,就拥有知识的丰富讲,再好的老师可能也不如“百度”“谷歌”,怎样保证教师在未来不会被“百度”和“谷歌”所取代?在科技和社会发展速度使人瞠目结舌的今天,在快速变化的21世纪,自己的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行业今天或许还未出现,今天的一些热门职业到那时可能已经消失。今天的许多特定知识很快会陈旧,一个人拥有再多的知识也不如一部联网智能手机的万分之一。怎样保证孩子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不会败于一部智能手机或一台机器人?未来,在职场中独领风骚的将是“会思考的人”,将是“有智慧的人”。
基于这些思考,蒋老师认识到,教育的任务不仅是培养“有知识的人”,更是要培养“会思维的人”,更是要培养“有智慧的人”。学生在学校中不仅要学知识,更要学思维。教育的任务不仅是向学生灌输一些特定结论,更是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更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读懂故乡读懂中国
何育萍(北京教育督导评估院督学发展研究培训中心主任)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作者熊培云。本书以作者的故乡江西省的一个小村庄作为起点,梳理了百余年来的中国史与乡村史,既有作者30年生活的阅历与见证,又有六十年中国农村建设的荣辱与沉浮、大历史与小历史结合、大时代与小细节交织。作者在自序里把这种以小见大的写作情愫说得明明白白,对有乡村生活经历的读者来说有着致命的感同身受。
回看我和本书结缘的经历,给了我读懂故乡、读懂中国的理性思考、更给了我思念家乡、感念家乡的家园情怀。因为作者1973年生于江西农村,从他的《自由在高处》开始,我就粉上了这位同是江西人、还是同龄人的作者。
第一次是在福州回北京的高铁上看纸质书,然后连续三天读完,不过瘾,还不时在“微信读书”APP里听电子书,最后记录下了读书体会。我对《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中的农村感觉既熟悉又陌生。曾在农村的爷爷奶奶身边生活5年,农村的乡土人情曾给我温暖的记忆。后来从父辈那听到的许多人和事也曾让我感叹故乡在沦陷。钦佩作者对农村生活变迁敏锐的感知,对乡村百姓生活心态温和、圆润的关怀。
重新发现乡村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让我更加明确了自身正在助力的振兴乡村教育的起点和归宿。作者理性的思考、感性的表达让人感同身受,受教受益。
2021年8月带着高考完的女儿回到阔别七八年的家乡。回来后在朋友圈中写下感言:每个人的生命里都会有一些难以割舍的场景,家乡祠堂门口的池塘,池塘边的老树,爷爷奶奶老屋房前的弄堂;童年的我觉得池塘好深,老树好高,弄堂好长。这些地方都留下我孩提时代几多欢笑,我在这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
好多熟悉的场景,随着年龄愈长,更加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隽刻成了我对故乡温情满满的回忆。进的村里,开车上山,回看故乡,一片红瓦别墅,俨然青岛既视感。到了祠堂,门口的池塘已然栏杆围挡,只有这棵百年老树静静的看着村庄的变迁。待到老屋,因为村中心已经旁迁,门口的弄堂已是野草疯长,心中一酸,已然泪目。我刚刚离开我的摇篮,世界已经面目全非。”
回乡的所见所闻一次次让我回忆起读这本书的感受,摘录的这句话就是出自本书。
2022年,暑假来临,迫切盼望着、祈祷着疫情赶紧过去,能自由出入,继续行走。如本书作者云:没有故乡的人寻找天堂,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
“谁人故乡不沦陷?”作者让我看到乡村在沦陷,也看到乡村在生长。带上这本书,看看有没有新的感受和思考……
教育的机智不仅仅是一门技巧
方丹(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
《教育的情调》(THE TOME of TEACHING)作者是加拿大学者马克斯·范梅南著。他通过这本172页的小书,向读者介绍了教育现象学的研究视角。用极大的教育热情和勇气挑战了目前占据教育界的众多主流思想,尤其是教育技术化倾向。
作者指出,教育者并不是能对教育环节进行技术划分的人,而是具有“分辨出对成长中的孩子而言,什么适合、什么不适合的能力”的人。这种能力的突出表现就是具备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要了解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是必要而不充分的,还要具有教育的情怀和进入孩子的体验世界的能力。
反思是一项重要的培养教育敏感和机智能力的途径。教育的众多细节都是反思的依托。师生关系是教师必须关注的重要内容,“细节”对校园内的关系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必须在教育实践之后,反思自身行动、情境和教学的关系。
观察是教师培养教育洞察力的必修课。教师要具备对他人心灵的洞察力,就需要提高自己观察和理解眼神的能力。作为教师,必须清楚自己在学生眼中的形象,进而走近学生的心灵。教师应该去掉一种教育学的生活方式。一个好老师自己就是学科本身。一个教育者始终在思考“什么可以通过教育来激发和引导”。
理解成长是教师的必备能力。理解成长能够帮助教师保持教育的热情,理解成长就是理解教育。作者以“秘密”为例,“能保守秘密,而且又能够与自己最亲的人分享秘密,是成长与成熟的一个表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也需要尊重学生的秘密,允许他们适当保守自己的秘密。
教师应该注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存在”方式,这就是我们传统强调的身教。学生不光能听到老师的语言,更重要的是能感受到老师的态度,观察到老师的手势、表情、眼神,事实上他们更相信语言以外的内容。好的教师就是学科本身。
教师还必须了解影响学生学习的诸多因素,例如色彩、声音、氛围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哪些影响。教室里众多和教学看似无关的因素共同组成了教学的氛围,这些影响氛围的因素包括教室的摆设、书本摆放空间、教室里的光线、教师的情绪等。教师必须从认知的角度理解这些因素,从学生的角看待这些因素,并在呈现给学生的时候做出更合适的选择。
作者强调教育学在本质上既不是一门科学也不是一门技术,这和目前教育领域的主价值观冲突。拥有教育的敏感、机智和慈悲,可以扩展教师看待学生的视野。
策划:赵艳国
编辑:张秋颖
编审:郝彬
终审:王宇 苏金柱 鲍丹禾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本文来自【现代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恭喜你,领取到一张面值 0 元的优惠券
只有购买全集内容 0.00 元,才可抵扣使用。
有效期截止于:2020-12-12 23:59
是否立即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