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势头水涨船高,同时也带动了电池行业的发展。随着宁德时代将钠电池的举高,我们顺藤摸瓜也发现了不少隐藏在背后的大佬们。其中就有最为出色的科技公司之一——华为。继今年3月24日锂电池企业卫兰发生工商变更后,华为旗下的哈勃投资公司,又再次向研发钠电池的北京中科海纳注入了血液。而频繁不断地动作,是否也是在预示着华为未来领域的发展方向?
汽车可谓是一个产业链及其漫长的行业了。当然不仅仅我们肉眼可以看到的一个车架和四个轱辘,其中包含的还有:车载芯片、车机智能系统、汽车云服务以及应用服务等一系列衍生的产业。举个例子,在自动驾驶上,谷歌和百度已经形成两虎相争的局面;而车载芯片上,英特尔、高通、英伟达也是拼的头破血流,微软则是占据的云端平台的大部分地盘。面对各个科技巨头的分割撕咬,华为进军电池行业的举动就更像是被逼上梁山了。
华为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明,没有造车的打算。甚至在之前的某次上海车展上,华为轮班董事长在追问下,还声称要以“血书”为证。为啥华为不造车呢?其实很简单,作为造车行业的小白,华为既没有技术也没有经验。与那些有着上百年经验的造车厂商大鳄比起来,如果盲目出手,一定会死的很难看。就连如今新能源汽车巨头的特斯拉,在造车上,都是收获了粗糙的车型以及工艺质量的落后。另外,拿自己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竞争,任正非当然也不会傻到这么去干。
虽然在造车方面我们不如别人,但是我们当然也有着自己的优势。全球领先的5G技术、芯片的算力以及在智能驾驶上投入的研发都已经成为了我们进军汽车行业的一张张王牌。其实早在十几年前华为就开始布局起了自己的汽车产业,2009华为开启了4G网络车载模式的研发;2013年还正式成立“车联网业务部”;直到2019年,华为又正式制定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再到今年4月12日曝出的,长安、华为、宁德时代联手打造的纯电车品牌——长安深蓝的上线。都表现出了华为的目的不仅仅是进入,而是为了成为幕后的领导。
华为在汽车行业各个领域的布局和研发出来的成果,其最终目的或许都是为了服务于车企。而正是因为华为的不造车,才使得当初可能都是竞争对手的企业们,如今都转变成了自己的客户。除此之外,华为还联合长城、上汽比亚迪等18家车企成立“5G汽车生态圈”,旨在加速5G汽车的发展。不仅打响了自己的名号,也使得自己的技术真正渗透到了车企中去。不得不说,华为这招声东击西的战略真是叫人叹为观止。
作为如今新能源汽车大佬的特斯拉,它的自动驾驶、智能汽车更是为大众们展示出了未来汽车行业无尽可能性。研究表明,未来的汽车的价值,只有30%来自制造,而70%都在于智能化功能和生态服务上。而特斯拉也是靠着自己过硬的技术,成为了全球产销规模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商,在国内更是展现出了疯狂交付的局面。随着特斯拉对全世界市场份额的鲸吞,马斯克更是定下了要吃下全球1/5的汽车消费市场的目标。
笔者认为,或许这才是真正华为不造车的原因吧。以退为进,将敌人变成伙伴,这也显示出了任正非的格局和眼光以及作为军人出身的团队意识。化干戈为玉帛,才是聪明人的做法,毕竟组团才能打BOSS。毕竟在强大的特斯拉面前,国内暂时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如果在出现窝里斗的情形,那无疑是亲者痛仇者快的。随着智能化的不断更新换代,希望华为在汽车领域也能像 5G通信领域一样占据一席之地,成为领头羊。(念瑶)
华为不造车,却造电池?华为的“布局”你不懂
任正非的眼光果然不同!华为不造车,却进军电池行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