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体 > 军事 > 历史上粟裕有哪些厉害之处?孟良崮战役是他军事生涯得意之笔
历史上粟裕有哪些厉害之处?孟良崮战役是他军事生涯得意之笔
来源:历史百年
2022-07-26
261
管理
孟良崮战役。按毛泽东的话说:吃掉七十四师,有两个人没有想到。一个是蒋介石,一个就是我毛泽东。 集中优势兵力,先打分散、孤立、弱小之敌,是毛主席一贯的军事思想。但粟裕在解放战争初期,却选择国民党军王牌中的王牌整编第七十四师作为打击对象,这其中的奥妙和决策过程,是解放战争历史上的一个辉煌篇章,也是粟裕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 我们就来回顾一下孟良崮战役的决策和战斗过程。 (1)孟良崮战役的发生背景 1946年6月24日,蒋介石仗着兵多、枪多,终于撕下假面具,调动30万军队围攻中原军区部队,打响了全面内战第一枪,并随后向我各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 在国民党军队人员、武器装备占优的情况下,我军不跟敌人拼消耗,主动放弃城市,根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采取集中兵力、运动歼敌的作战原则,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以华东战场为例,我华野部队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的莱芜战役中,大踏步地后退,调动敌人。最后只用三天时间,就干净利落的围歼国民党军7个师共5.6万余人,生俘第二绥靖区中将副司令官李仙洲,大获全胜。以至于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气急败坏地说:“五万多人,三天就被消灭光,就是放五万头猪,叫共产党抓,三天也抓不完。” 接连的失利,使蒋介石开始改变策略。 蒋介石分析到,国民党军队“占地愈多,则兵力愈分散,反而处处被匪军牵制,成为被动”,“而匪军却时时可以集中兵力,采取主动,在我正面积极活动,将我们各个击破”。因此,他在1947年3月开始的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中,改变了策略。 蒋介石集团对山东的重点进攻,除了一是兵力多,共有24个整编师(军)60个旅(师)45.5万人,二是强敌云集,把“五大主力”在关内的3个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整编第十一师和第五军),全部使用于山东战场外;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吸取以往的教训,改变了战法,采取“密集靠拢,加强维系,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兵力密度,成纵深梯次部署,作弧形一线式推进,企图摆脱被各个击破的命运。 如何破解敌人这种新的战法,确实是对华野部队的一个考验 (2)战机的捕捉 蒋介石当时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部署是:由顾祝同统一指挥24个整编师54.5万人,除以约20万人担任重要点交通线的守备和对突击兵团的策应以外,集中17个整编师约25.5万人,以“五大主力”中的整编第七十四师、整编第十一师、第五军为骨干,组成3个机动兵团,由汤恩伯、王敬久、欧震分别担任一、二、三兵团司令,执行机动突击任务,向沂蒙山区进犯,从不同方向对华野主力形成弧形包围态势。 此次进攻,不同以往,顾祝同、汤恩伯、王敬久、欧震等人显得小心翼翼,他们采用密集平推、稳步前进、不轻易分兵的新战术,每天前进不超过10公里,最慢的一天甚至只前进两三公里。 在兵力配备上,顾祝同等人采取了“硬核桃”配“烂葡萄”的部署,将整编第七十四师、第十一师和第五军这些一等王牌主力部队摆在第一线中央位置,左右两翼各配备几只杂牌部队、二流部队。他们想,若华野要插入中间攻击其中一支王牌军,两翼的杂牌部队和另外两支王牌军即可接应增援;若华野先打两翼杂牌军,他们则准备先牺牲几个“烂葡萄”,等华野疲惫之时,再以“硬核桃”王牌主力出击,则可获全胜。 蒋介石、陈诚对此配备方案十分满意,认为是绝对保险的“万全之策”。陈诚甚至得意扬扬地吹嘘: “共军啃不动‘硬核桃’,只有去吃‘烂葡萄’。等他吃‘烂葡萄’坏了胃口时,我们的‘硬核桃’一定会噎死他们!” 面对大军压境、强敌云集的严重形势,陈、粟沉着应战。从4月初到5月初的一个多月时间里,陈、粟指挥华野10个纵队,利用在解放区腹地作战的有利条件,同敌人在鲁南和沂蒙山区兜圈子,时南时北,忽东忽西,有利则打,不利则撤,而将主力始终集结于便于机动作战的位置。陈毅把这种战法比喻为“耍龙灯”,用这种办法调动和迷惑敌人。

但“耍龙灯”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从中创造战机,抓住一股敌人予以消灭。而粟裕多次设计调动敌人,想围而歼之,未成。 4月28日,顾祝同命汤恩伯进占河阳、青驼寺、蒙阴等地。29日,粟裕命华野4个纵队向桃墟、青驼寺地段之敌出击,拟分割汤恩伯兵团。但刚一接触,汤恩伯便命兵团主力后缩。 5月3日,进占新泰的整编十一师给粟裕提供了一次战机,粟裕速令4个纵队包围新泰,包围之势还未定型,王敬久兵团主力又增援赶到,并对我进行反包围。 粟裕对陈毅道:“这样的情况,对我们是极为不利的,不但不能速战而胜,反而有被王敬久包围的危险。我看还是主动撤吧。” 陈毅点点头:“只好如此了。不过,还是要和他们捉捉迷藏。” 但这种“捉迷藏”,是靠我军指战员凭着一双铁脚板与敌人4个轮子周旋。由于部队一直在艰苦的行军,没有打上一个痛快的歼灭战。不少指战员沉不住气了,顺口溜就出来了,“陈司令的电报嗒嗒嗒,小兵们的脚板嚓嚓嚓。” 倍感压力的陈毅、粟裕为了进一步调动和分散敌人,计划以两个纵队南下鲁南,以一个纵队南下苏北,威胁敌人后方,吸引敌军回师或分兵,以便创造战机,在运动中歼敌。5月3日,他们上报中央军委。第二天,毛泽东就为中央军委起草复电,肯定了他们持重待机的方针,指出:“敌军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机,处置甚妥。只要有耐心,总有歼敌机会。”5月6日,中央军委又电示陈、粟:“第一不要性急,第二不要分兵,只要主力在手,总有歼敌机会”。 中央军委的来电非常及时,解除了陈、粟因不能尽快完成歼敌任务带来的压力,陈、粟立即决定不再分兵,放弃以第七纵队南下苏北和第一纵队去鲁的计划;命令已位于新泰以西的第六纵队就近隐伏于鲁南敌后待命,必要时即可作为一支奇兵;主力则再后退一步,集结于莱芜、新泰、蒙阴以东地区待机,让国民党军放心大胆地前进。 不出毛主席所料,国民党军队果然先焦急起来了。 因为华野“耍龙灯”式的机动作战,诱使国民党军队跟着进行了千余公里的“武装大游行”,不仅直接削弱了敌人,更重要的是暴露了敌人内部的矛盾。 蒋介石原想直接指挥,高度集中,速战速决,立即见成效。与他的愿望相反,由于他的部队中存在着不可克服的派系矛盾,许多将领为保存实力而避免与华东野战军作战,行动迟疑,进展缓慢。“密集靠拢,稳扎稳打”的战术,难以实现与“共军”决战的目标。蒋介石为此焦躁不安,严令顾祝同加快“进剿”,限5月初“打掉陈、粟主力”。 蒋介石、顾祝同在得知华野主力东移,他们未经严重战斗就占领了临沂、新泰、芜一线后,错误地判断华野“攻势疲惫”,已经被迫撤退。5月10日,顾祝同命令欧震、汤恩伯、王敬久3个兵团向莒县、沂水、悦庄、淄博一线推进。蒋介石的“急先锋”汤恩伯抢功心切,不待欧震、王敬久两兵团统一行动,就指挥一兵团8个整编师向沂水、坦埠方向进攻,企图一举击中我指挥中心,聚歼我军主力于沂蒙山区,或者将我军逼向胶东一隅,赶过黄河。 这样一来,“稳打”改为“猛打”,“逐步推进”改为“全线急进”,使国民党军密集靠拢的态势很快发生了变化。有利于华野的战机终于出现了。 (3)作战目标的选择 5月10日深夜,华野指挥部侦察得知,汤恩伯兵团的第七军和整编第四十八师先头部队已经进至河阳以北的苗家庄、界湖,有继续进犯沂水模样。这两支部队位于敌军右翼,比较暴露。陈、粟当即决定,首先歼灭该敌于沂水、苏村地区。他们一面下令参战部队向预定战场开进,一面上报中央军委。 但是,粟裕认为第七军和整编第四十八师并不是理想的打击对象。这两支部队属于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号称“猴子军”,打仗很狡猾,又比较顽强,同他们作战难有俘获,往往打成消耗仗。而且,敌人很可能会置这两只部队于不顾,继续进攻。因此,作战命令下达以后,粟裕一面落实歼敌部署,一面密切注视敌情的细微变化,想寻找更加有利的战机。 5月11日,张灵甫的整编第七十四师从垛庄出发,经由孟良崮西麓,向坦埠以南华野第九纵队阵地进攻。敌人的行动引起了粟裕的高度重视,并查明汤恩伯限整编第七十四师于5月12日攻占坦埠。 粟裕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有利战机,立即提出了新的作战方案:不打第七军和第四十八师,改打中路强敌整编第七十四师。 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改变已经付诸行动的计划,是带有很大风险性的决定。 但粟裕认为:“对于这个设想,我主要有以下考虑:第一,七十四师是蒋介石的王牌,也是我军的死敌,打掉它,既给敌当头一棒,又使我军受到极大鼓舞;第二,我军现在态势极为有利,局部兵力可形成我敌五比一的绝对优势,只要缜密部署,完全能够歼灭该敌;第三,七十四师狂妄骄横,傲视一切,与其他蒋军矛盾甚多,其他敌军不会奋力援救;第四,孟良崮山区交通和地形不利于重装备行动,敌人由强变弱;第五,我军历来先打弱敌,这次先打位于中间的王牌,必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大奏奇效。” 战机稍纵即逝。粟裕把他的想法向陈毅汇报后,陈毅当即表示赞同,把帽子摘下往桌上一摔,说:“不走了!”“我们就是要有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概!” 陈毅后来对粟裕一改我军先打弱敌的惯例,做出了很好的说明。 陈毅说:集中优势兵力,先打分散孤立之敌,是毛主席一贯的军事思想。在敌人强大兵团展开进攻时,通常是打击敌人侧翼有利。但是当敌人连续遭到这种打击而防范严密、特别谨慎,同时中央之敌却比较疏忽大意、转进冒尖,而我军又在其附近隐蔽集结了相当兵力的情况下,采取一面抗住援敌,一面集中优势兵力猛攻中央之敌的战术,同样可以达到赢得战役的目的。 粟裕总结孟良崮战役的经验时指出:“作为战区指挥员,应不断地研究、分析敌我力量的对比变化,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敢于适时地把战局推向新的水平,而不能坐待条件完全成熟。到了应该把战争推向一个新的高峰时,指挥员看不出来,不敢下决心,就不可能推进胜利进程。从盂良崮战役到豫东战役,再到淮海战役,都使我体会到这一点。” (4)整编第七十四师 七十四师为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首,是蒋介石苦心经营多年的“精锐”之师。 七十四师原由七十四军整编而来。七十四军是“七七事变”爆发后,国民党为对付日寇的肆虐,在汉口组建了一守新军——七十四军。蒋介石派他的贴身侍卫出身的俞济时任第一任军长。1939年7月,七十四军五十一师师长王耀武成为该军第二任军长。七十四军刚刚组建,就遇到一场恶战——八一三淞沪抗战。在战斗中,该军官兵表现英勇,作战顽强,立了战功,不仅受到蒋介石嘉许,亦为舆论所赞扬。后来,该军参加了武汉保卫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等战役,多有斩获。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把七十四军调往南京,驻扎孝陵卫,卫戍首都,“御林军”名声鹊起。 国民党整军会议后,第七十四军改编为七十四师,在老长官俞济时、王耀武的力保下,张灵甫得以出任该师师长。 整编后的第七十四师,辖五十一旅、五十七旅、五十八旅共3万多人。此时的七十四师,已是清一色的美械装备,长期受美国顾问训练,时称国民党部队五大主力中之主力。在蒋介石眼里分量尤重,宋美龄经常代表蒋介石到该部视察,抚慰官兵。 蒋介石挑起全面内战后,张灵甫的攻击行动十分踊跃,强占头功的架势令各路友军侧目。李延年曾吹嘘说:“有10个七十四师,就可以统一中国。” (5)粟裕“猛虎掏心”的战法 当时汤恩伯兵团的作战部署是:以整编第七四师为中心,整编第二十五师、整编第八十三师为左右翼;又以整编第六十五师为整编第二十五师侧翼,第七军和整编第四十八师保障整编第八十三师侧翼,限于12日(后改为14 日)攻占坦埠。同时,王敬久兵团之第五军、欧震兵团之整编十一师等部由莱芜、新泰出动向东进犯。整编第七十四师与左右两翼国民党军相距只有一至二日的行程。 这一部署的特点是以整编第七四师为中心,安排部队左右两翼保护,而左右两翼的部队,又安排其他部队保护,左右两翼双层叠加;距整个兵团一至二日行程内,又有王敬久兵团、欧震兵团策应。 但粟裕决定利用山区地形,采取正面反击、两翼楔入、断敌退路、阻击援敌的办法,把整编第七十四师从敌人的重兵集团中分割出来,予以全部、干净、彻底歼灭。 为此,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令陶勇第四、许世友第九两纵队全力抗击向坦埠进攻的整编第七十四师,堵住他的前进道路。 二令王必成第六纵队协同第一纵队抢占孟良崮西南的垛庄,切断整编第七十四师退路。 三令叶飞一纵和王建安八纵分别以小部队向敌左右两翼整编第二十五师和整编第八十三师发起攻击,使敌人一时无法判明我军矛头所向而无暇他顾,主力实际上则乘机向纵深猛插,隔断整编第七十四师与左右两翼的联系。 这样,前后左右,敌整编第七十四师就从聚集成一团的敌军中被硬生生地挖出来了!遭到我军五个纵队的围攻。 同时,粟裕命令韦国清第二、何以祥第三、成钧第七、宋时轮第十4个纵队分别在敌人左右两翼外围阻击敌人援军。 粟裕后来谈起孟良崮战役的决策,针对“张灵甫孤军冒进”的错误说法,指出:有人说是“虎口拔牙”,但老虎的嘴巴并不是张开的,只有一点空隙,我们硬切进去,好像天桥的把式开硬弓。将敌人左右两翼撑开,把七十四师从敌人的重兵集团中挖出来予以歼灭。不能说七十四师孤军冒进,它只是稍形突出,而且随即又缩回去了。还是“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说法确切一些。 5月12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致陈毅、粟裕的电报,指示:“敌五军、十一、七十四师均已前进。你们须聚精会神选择比较好打之一路,不失时机发起歼击。究打何路最好,由你们当机决策,立付施行,我们不遥制。”这封电报给了前线指挥员临机专断的权力,为陈、粟最后下决心歼灭强敌提供了重要支持。
0
点赞
赏钱
0
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威派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 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威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2443165046 邮箱:info@goodmaoning.com
关于作者
呼唤(普通会员)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签到排行
0
0
分享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

个人中心

每日签到

我的消息

内容搜索